5月4日,一个93年姑娘掌握400栋楼的故事刷屏了。
炒作,套路,贫富差距,别有用心。众多负面的评价纷至沓来。抛开情绪,在27岁取得这样的成绩你羡慕吗?一个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奋斗7年有机会实现这样的生活吗?把这个故事转发给了很多的朋友,地产圈、投资圈的都有。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这绝对不是真的。即使是后面事主澄清说自持的物业有10几栋,剩余都是代管的也鲜有人相信。少数几个将信将疑的朋友,也都认为,这背后肯定有没有曝光的事情。双极分析师去查了以下,这个叫雷迪的姑娘表面上持有了下面3家公司,租窝儿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迪家公寓物业管理(广州)有限公司、迪家物业投资发展(广州)有限公司。租窝儿那家公司的品牌目前查到的信息都是在做短租、民宿生意,Airbnb上的房源仅有4套,评价数不多。打开迪家物业从去年9月份后就鲜有维护的公众号,可以看到大部分功能都处在维护状态无法使用。通过减租活动的入口,可以进入到这个创始人的蘑菇租房的入口。我个人不是很熟悉这款应用,在移动端能够看到数百套房源,而在PC端进能够搜索到5套属于该物业的房源。姑且用这些现有的数据进行一下推算。通过房源信息能够看到,绝大多数的房源都属于广州白云龙归夏良的村的区域。移动端显示的房源中,最便宜的房源380元一套,总共只有77套1000元月租及以上的房屋,主力户型面积都在20-30平米左右。由此可见,迪家主要做的是城中村的低价公寓,按照很多网友的说法,这个区域的房产相当多是小产权房。从PC端的数据来看,迪家5套房子的总面积125平米,月租金累计是3549元。每平米的月收益为28.392元,每平米年毛收是340.7元。按照网上查到的信息,这个区域55-90平米之间小产权房的价格,大概是在19.8-31万元一套,大致的价格是3440元每平米。不考虑空置率的情况下,一栋物业的毛租金收益率大概在10%上下。网上用广州一般大产权房来进行收益测算并不算客观。400栋楼,12000多套房源,平均一栋楼有30个房间。按照25平米一套,每平米3440元的价格核算,一栋中间水平的楼,价格也就258万元。虽然考虑到长租公寓40%-50%的空置率,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女孩出资自持的物业也不会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均价水平,所以从收益率来看,加杠杆持有10多栋楼完全是可能的。30岁上下的年纪,每个月上百万月供炒房的炒房者,双极分析师也见过几个。如果有足够的魄力,在27岁拥有10多栋楼收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搏一搏,很多年轻人都有希望做到。可是,这真的是美味的蛋糕吗?这些房子之所以毛收益看起来较高,就是因为产权存在问题,所以房价较低。这种类似的情况在海外也有很多,比如说双极分析师曾经在神户看过一个单位,总价20万,毛租金回报率约为18%,扣除各项税费后净收差不多能够到10%。但那个单位的是老租赁产权,到2034年就到期了。如果到期后不能有效解决,那么相当于14年下来的净收益只有40%。就目前的案例来看,广州对于小产权房的拆迁政策算是比较严格的,如果这个小房东不是该村的户籍,那就要看她后续的手段了。那么,如果脱离了小产权的高租金回报,这还是一门好生意吗?如果是自持物业,在国内的租金回报率和贷款体系下真的很难实现。租金回报率上,国内住宅的年化租金收益根本覆盖不了融资成本;贷款制度上,没有像外国interest only这种只还利息的贷款方式,无法仅靠租金就形成良好的现金流。只能够采取租金+房价增值+证券化或消费金融的模式。但目前看来,即使是房源方面最有优势的开发系长租公寓品牌,也走向了掉队、放弃、转型的阶段。如果是二房东呢?
表面上看,二房东作为需要资金较少的方式,似乎是资金较少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的方向。在短租民宿领域,我确实看过很多赚钱的朋友。在不考虑规模化的情况下,50%-80%的年化收益的案例在我身边都有出现。但吃亏的也不在少数,即使没有疫情的影响去年,我也曾经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要再做民宿,我就是个孙子。”长租公寓领域,从2018年开始,二房东模式的各大品牌几乎是每周一爆。激烈的行业竞争,让依靠资金错配、融资、消费金融生存的各路玩家一个个走上了资金断裂的边缘。乐伽、爱公寓、鼎家... 这些名字的背后,是一个有一个租房者和房东同时被坑,无处维权的苦楚。一个在国外被无数大型企业验证过的成功模式,为何在中国进入了水土不服的死局?房价能降吗?对于相当多持房者来说,宁可空置,也不会容忍房价下跌。爱租不租!贷款放水?让长租公寓模式获得喘息空间?不敢呀!房地产的疯狂造富,一定会让这笔钱蜂拥的推升房价。在国内,成规模的长租公寓已经成为了一个赌徒的游戏。空置税似乎是一个选择?可是,各地真的愿意收吗?占绝大多数的有房者真的愿意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