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的潮流下,机器人运用正在迅速蔓延至各个领域。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建筑行业平均年龄为41.8岁,50岁以上占比为30.9%,老龄化问题在建筑行业尤为突显。新生代农民工中超半数为80后。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之一的房地产,正面临建筑工人短缺的尴尬境地,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
为解决传统建筑行业工作繁重、危险、重复,工人老龄化、人工短缺等痛点,碧桂园2018年正式进入机器人领域。碧桂园作为房企巨头,似乎与机器人毫不相干,但勇于跨界而来。令业内意想不到的是,截至2019年12月,短短一年时间,碧桂园在机器人领域不断给出大动作,旗下全资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已递交专利申请超过1300项,在研建筑机器人项目58个,其中28款进入工地测试阶段。在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看来,碧桂园必须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因为未来企业想要发展,必然离不开科技创新。
机器人进军装配式建筑施工
28款产品进入现场测试应用
碧桂园过去20多年的发展壮大,始终与中国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进程同频同步。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的居民收入水平,释放出改善居住条件的强大需求,一大批地产企业获得了加速成长的机会。
截至目前,碧桂园项目已经入驻全国超过1200个城镇,总项目数超过2000个,是目前中国布局极为广泛的地产企业,同时碧桂园已拥有超过400万业主。
近年来,碧桂园经营业绩与综合实力强劲增长,成为地产行业领军企业,品牌价值也在逐年提升。2018年,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018.8亿元人民币,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前11个月,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业绩稳中有增已成定局。
面对房地产行业潜在的天花板,各大房企都在谋划多元化布局。而在杨国强的设想中,未来科技、地产和建筑应该是三位一体的,碧桂园要向高科技企业迈进。
在12月2日的集团管理会议上,杨国强就强调:“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科技企业,首先是地产的高科技,所有的材料、设备都按照建筑机器人的施工方法进行全面科学的谋划,通过前期的标准化图纸、数字化管理以及装配式施工为机器人建房子做准备。”显然,碧桂园并不是在逆势发展,而是在为建筑机器人这个新生事物,培育适合其生长的土壤,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碧桂园对这块土壤十分重视。这一点,从杨国强的工作时间分配也能管窥一二,如今他每天95%以上的精力都已投入到如何打造高科技企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也一直在强调,碧桂园将集中精力做好标准化产品、装配式建筑以及装配式工厂的流水线,为机器人的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无论是杨国强,还是莫斌,从他们的言语间大体可以猜出,“那块土壤”便是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也是建筑机器人未来的“用武之地”。
如今的碧桂园,整个集团上下一盘棋,目标高度一致,建筑机器人是其迈向科技企业的关键一环。“机器人造房子”这个曾经被人认为是疯狂想法的愿景,如今正在步步成为现实。截至2019年12月,在研建筑机器人产品58款,其中28款产品已进入施工现场测试应用。
在工业4.0时代,科技是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源泉。博智林人正在和时间赛跑,建筑机器人依托碧桂园提供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机器人这条赛道上,将快速“突围”,在建筑行业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智能制造路径。
“从事新业务,有三点很重要:第一,它是不是好的主意;第二,你有没有信心和毅力去投入时间;第三,你有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持它。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现在我们做的这几件事都是很好的主意。”杨国强所说的“这几件事”,便是博智林机器人、现代农业、碧优选以及机器人餐厅等高科技业务。
据了解,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也是风生水起,千玺机器人餐厅公司从5月份成立到现在,团队成员已经从70人发展到了750人,创造了五个不同餐厅业态的产品线,中间涉及70多个设备从无到有的开发。
两千人研发团队硕博超三成
拥有建筑装修领域广阔市场
在机器人这条赛道上,碧桂园毕竟属于入场较晚的一个,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在2018年7月成立,发展至今才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如何在这场洪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业界的关注点。
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为高科技行业,想要入场并且站稳脚跟,需要过硬的技术实力,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博智林在碧桂园雄厚资金的支持下,迅速地完成了“超级人才阵容”的组建,一年半时间内,引进了超过两千人的研发人才团队,其中博士、硕士占比超过31%,构建了如今7大研究院和2大事业部的架构体系。
据了解,从博智林创立到今年11月9日为止,递交的专利申请,已经超过了1300项;智能制造工厂也已经正式投产,佛山顺德机器人谷建设也正在加快。按照其成立时间推算,博智林每天申请的专利数量至少有两个。显然,起步较晚的博智林,追赶的速度相当迅猛。
抛开技术层面来看,想要从众多机器人企业中“突围”,市场也是重中之重,因为“有技术,缺市场”是机器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因而选择一个正确的市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博智林而言,并不存在“缺市场”的难题。当建筑机器人这个名字出现在杨国强的脑海中时,这条路的未来注定是宽广的。35年前,杨国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投身于机器人事业,但正是曾经“农民工”的出身,让他对建筑施工人员的辛苦与艰辛深有体会。“无论是贴地砖还是安装模板,所有地盘上的工作都很辛苦,所以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做这个。”他期待着用机器人来改变这一切。
碧桂园进军机器人领域,也并非无的放矢,而与其房地产开发业务是高度匹配的。作为一家全产业链覆盖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在建筑、装修等领域,机器人的需求巨大。
据了解,碧桂园目前已落子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235个县镇的2000多个项目,每年建造几十万套房子,对砌砖机器人、铺地砖机器人、外观质量检查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在初始阶段时,便拥有了广阔的市场,说博智林建筑机器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点也不为过。这对于一款应用于特定场景的机器人而言,无疑是幸运的。
看似跨界进入了新领域,实则还是围绕着自己熟悉的领域,谋求改变和创新,实现更大的价值。建筑机器人的出现,成为了解决建筑行业“用工难”和“老龄化”这两个难题的突破口。跨界而不出界,这或许是碧桂园机器人战略的最佳诠释。
相较于业内其他房企进军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碧桂园布局智能制造,显得更为务实和富有情怀。为了尽早实现建筑机器人的批量使用,碧桂园正在为其铺垫“路基”。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本网站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北京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