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下沉小微市场,贷款增幅高达48%,中小银行如何应对?

转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11-26 11:46  阅读 864 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在本次集体学习中,中央领导人首度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会议称,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

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国有大行也大规模介入小微业务。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目前,五大行已超额完成了任务: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五家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2.52万亿元,增幅是47.9%,国有大行下沉力度很大。

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如何与国有大行做好错位竞争?11月19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程杰,广东南粤银行副行长赵俊宏,北京银行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徐毛毛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金融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小银行转型与发展主题论坛上进行了讨论。

程杰:“双模驱动”、提高经营效率应对国有大行下沉小微市场

一是依靠“双模驱动”。一方面是将线上线下,科技和地缘经济、地缘信贷模式结合起来。“中小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当地深耕多年,有良好的地缘信贷经验和地域团队,这是中小银行建立客户关系、维护客户关系的良好渠道和基础。”

二是大力依托金融科技转型经营模式。中小银行“船小好掉头”,转型更快,更灵活。

“现在我们在大力践行数字化转型,所有针对小微的产品几乎全部在线上化改造。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品线上化,服务场景化,数据资产化,决策数字化和流程敏捷化。当然,通过线上方式并不是要解决所有的小微贷款信用风险,而是降低损耗、提高效率,让资产负债结构更健康,让金融服务模式更多样,让普惠金融可得易得,最终让我们银行变得小而美。”程杰表示。

程杰表示,我们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案,实现跑村+跑街+跑数。目前我们有多款针对小微的产品完全可以实现线上放款,使得小微产品的服务变快、发放贷款变快。我们跟浙江省金融服务平台对接,我们跟义乌的商城征信对接,让更多客户足不出户得到金融服务,也让我们的客户经理更加真实掌握小微企业的‘三流’数据,降低了信用风险。”

赵俊宏:银行大小不是关键,小银行也可以做得非常好

对于国有大行、中小银行小微业务的竞争问题,赵俊宏认为需要考虑三组辩证关系。

首先是大与小。他认为,银行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美国福布斯银行百强榜前十名全是中小银行,最大的一家银行资产规模360亿美元,跟南粤银行块头也差不太多。该排名主要按照盈利指标、资产质量排名。我们熟悉的大银行如花旗、富国都排到了六七十位。美国的小银行都经过了利率市场化的洗礼和考验,几千家银行消失了,活下来的很多小银行业务有特色,竞争力很强。“银行资产规模大小不是关键,小银行也可以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 赵俊宏表示。

其次是需求与供给。现在头部企业可以拿到很多贷款且利率低,但是一半以上的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贷。如果所有银行都一窝蜂地给头部企业放贷,这些企业的杠杆可能会上升很快,这跟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三是贵与便宜。赵俊宏举例称,如果一个客户把钱存在银行,客户可能会觉得国有大银行更安全,但贷款没有区别。如果贷一笔钱给客户,客户更关注贷款额度是不是更大、价格是不是更低、审批是不是更快。在价格上小银行肯定拼不过大银行,但可以比它更快、更灵活,这也能节约客户的其他成本。

王业芳:小银行不能追求大而全,要小而美

首先,虽然中小行规模小,但中小行也有自身的优势。中小银行的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个性化服务能力相对较强,对市场变化能做出更快速响应。“再比如说,原来在大行有各种各样的各类考核指标,但我到了民营银行结构性考核指标就少了很多,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去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王业芳坦言。

第二,我们国家经济体量大,市场足够大,不管是国有大行、股份行,还是城商行、农商行,亦或是民营银行,都能找到各自的市场定位,进而差异化竞争。

举例而言,全国信用卡发卡量7亿多张,如果去掉重复客户,大量的长尾客户无法享受到标准的银行信用卡服务。再比如中国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已超7000万家,但是国有大银行业及正规的金融机构能够触达的比例也非常低,普惠金融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如果都触达了,就不会存在各类非持牌机构或民间借贷。

第三,小银行的定位和发展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小银行不能追求大而全,要小而美,小而精。”王业芳表示,“小银行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而要更多关注商业模式、盈利能力能否持续,获客能力和风控能力能否持续提升,能否构建特色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单正勇:五大行加入小微市场并不可惧

“五大行加入小微市场会带来良性的竞争,他们有推动市场变革的力量,其实也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我觉得并不可惧,因为中小银行有其优势。”单正勇表示。

相比国有大行,中小银行小微业务具有三项优势:

一是中小行深耕本地。“城商行本身就是服务本地、服务小微的,本地市场是中小行花费了100%或者80%左右的精力在耕耘,大行则只花费了很少的一部分精力。从投入度、精力、服务本地客户的意愿各方面来看,中小银行更能做好本地的客户服务。”单正勇说。

二是中小银行在业务转型、科技联动、大数据投入各方面转型比较快,因此针对细分市场能够快速培养起自身的专业能力。

“第三,虽然中小银行有国有大行的压力,但国家、省级层面对中小银行小微业务有专项的政策支撑,比如小微再贷款、中小银行定向降准等,这些也能够帮助中小银行降低资金成本。”

徐毛毛:小微金融服务不仅提供融资服务,还要提供融智服务

首先,小微业务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徐毛毛援引银保监会的数据称,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和企业主的贷款户数,对比税务总局统计的有纳税申报企业法人数,贷款覆盖率是26%。换言之,有纳税申报的小微企业中还有74%的企业没有获得银行贷款,市场空间还很广阔。

二是大银行的服务力度加大会给中小银行带来内生的动力。“大行的加入其实是一种良性竞争,能够带动市场的活跃程度。竞争促使中小银行进一步聚焦自身优势,继续下沉服务重心,共同把小微金融服务蛋糕做大。”

三是国有大行和中小行可以差异化竞争。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科技文化等产业领域产生大量的信贷需求,中小银行在这些领域大有可为。以北京银行为例,始终紧跟首都建设、产业转型大方向,持续推动服务创新,打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特色品牌。

“在信贷服务之外,我们还提供其他相关的融智服务,与客户相伴成长。这是我们在服务小微客户过程中形成的理念。”徐毛毛表示。

陈通:不止有竞争,还有合作的可能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大型银行普遍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加大对小微贷款的投入,对中小银行形成一定压力的情况,陈通觉得,这不止有竞争,还有合作的可能。

“小微、三农业务并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我们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文化和历史沉淀。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的主力军,我们希望和广大中小银行合作,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来帮助中小银行能够更好地服务小微,实际上间接支持了小微企业。”陈通表示。

陈通举例称,很多中小银行都缺乏基础的支付结算的能力,比如很多村镇银行都没有加入到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成为支付的孤岛。兴业银行和中小银行合作,帮助三百多家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解决了中小银行的支付问题。

再比如,中小银行有很好的客户和渠道,但有的没有办法提供相应的财富管理产品,特别是在资管新规实施以后,很多中小银行开始退出理财发行市场,兴业银行相应提供财富管理产品代销方面的合作,来满足中小银行客户理财需求,截至目前已与国内14家省级农村信用社和多家城商行开展合作。

“农村地区具有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巨大潜力,这是普惠金融未来需考虑的新模式、新方向,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下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产品的要求。”陈通表示。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55363.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