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衢州两地率先试点 生猪奶牛能抵押贷款了

转载 法制网  2019-09-25 10:58  阅读 1,209 次

提到抵押物,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住宅、厂房、机器设备等不动产,但在浙江省,奶牛、生猪等活体也能用于向银行抵押贷款。据了解,这一创新旨在解决畜牧养殖企业长期存在的“生物资产抵押盘活难”问题。

经济日报记者获悉,浙江银保监局已联合该省农业农村厅,在金华和衢州两地先行启动“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分别发放了首单奶牛抵押贷款和生猪抵押贷款。其中,龙游农商行为龙游县“大约克种猪试验场”发放首笔生猪抵押贷款300万元,共抵押生猪7200头,中国人保财险配套保证保险和农业险;金华成泰农商行为金华市“智勇奶牛合作社”发放首笔奶牛抵押贷款300万元,共抵押奶牛800余头,人保财险配套农业险,用于养殖户日常生产经营和环保升级改造。

“近年来,畜牧养殖企业在环保、生产自动化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应对疫情的防疫成本也快速上升,资金需求迫切。”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尤其是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严峻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应保障养殖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这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部署的重要措施。

“生物资产抵押盘活难”的问题为何长期存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一是资产评估难,受畜牧存栏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较难对活体抵押物作出价值评估;二是风险控制难,即银行将贷款发放后,较难在贷后管理的过程中对活体抵押物进行查核管控,容易出现养殖户私自处置活体抵押物、抵押物意外死亡等风险。

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难题?浙江省的探索路径是“银行信贷+保险保障+政策补贴”模式,即“抵押物创新”结合“保证保险增信”,再借助“云监控”的科技力量,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提高养殖户可贷额度。

具体来看,针对活体抵押物的评估难,银行机构首先根据畜牧存栏数量、生长周期、养殖户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测算贷款额度;其次,引入浮动抵押机制,降低畜牧存栏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对放贷额度的影响。

针对查核管控难,此次参与试点的银行保险机构对接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主管部门的“智慧畜牧业云平台”,这样一来,银行既能通过养殖场的存栏数、出栏数、防疫数量、无害化处理数量等数据,了解养殖户生产经营情况,也能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动态掌握活体抵押资产情况。

在风险分担问题的设计上,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联动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将生猪保险的保额从最高900元每头提高到1200元每头,为畜牧疫病死亡风险提供更高额度保障。

“此外,根据银行风控需要,对部分养殖户引入保证保险,防范借款人信用风险,由保险公司对贷款逾期30天等情况先行赔付,在这一风险缓释机制的作用下,更多的中小养殖户跨过了银行的信贷门槛。”上述负责人说。

解决了评估难、风控难这两个“堵点”后,降低融资成本也是重要一环。据悉,各级财政已对奶牛、生猪品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了80%到90%的补贴。其中,针对生猪品种,中央财政补贴40%,省级县级财政补贴合计45%,具体分摊依据县财政状况有所差异,农户自负15%。按此模式测算,养殖户的综合融资成本明显降低约为5%至7%。

“下一步,浙江银保监局将加强业务开展的持续跟踪分析,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引导试点机构不断优化业务模式。”该负责人说,同时,将保持与畜牧主管部门的对接协调,推动提高生猪、奶牛保险保额,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活体资产的可贷额度,以更好地保障养殖户的融资需求。条件成熟后,相关产品将推广到更多的地区、覆盖更多的农业品种。(郭子源)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54161.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法制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