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据爆出,在A股的上市公司当中,有很多的公司都非常的喜欢囤房,加上此前有海马狂卖400套房的情况出现,也是不由得引起了投资者们的猜想,那么上市公司为什么这么喜欢囤房呢?除了保壳还有什么用?真相到底是什么?
近日,“*ST海马巨亏16亿卖400套房”的消息刷屏,毒舌网友调侃“ST一夜变蓝筹”。经过梳理发现,A股市场上像*ST海马一样的持有可观房产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
半数A股公司“囤房”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7日收盘,A股共有3616家上市公司,其中1808家在2019年一季报中披露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情况,1793家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不为0,这意味着A股至少半数公司在“囤房”。
根据数据表示,A股上市公司“囤房”热情日益高涨。截至2019年一季度,1793家公司合计持有投资性房地产1.27万亿元,较2018年年末数据增3.9%。事实上,近5年A股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迅速增长,2014年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38%。
红星美凯龙“囤房”最多,超过万科
以申万一级行业进行划分,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遍布28个行业,5行业公司平均持有投资性房地产超10亿。
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公司平均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最多,达50.51亿元;其次为银行业和非银金融行业,分别为30.15亿元和26.18亿元;农林牧渔业公司平均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公司最少,为0.31亿元。
细化到具体公司,2019年一季度,3家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超过500亿,分别为美凯龙798.77亿元、中国建筑689.42亿元和万科A 560.55亿元。包含上述3家公司在内,共有7个行业的25家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超百亿,分别为建筑装饰、商业贸易、房地产、非银金融、银行、综合和交通运输业。
去年近7成公司“囤房”获利
A股上市公司为什么热衷于“囤房”?高收益、低风险是可能的原因。
数据表示,115家上市公司在2018年年报中披露“公允价值法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变动损益”,其中77家公允价值法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变动损益为正,19家为零,19家为负。换言之,2018年66.96%的公司因“囤房”获利,83.48%的公司实现了资产保值。
方大集团、新城控股和美凯龙3家公司去年录得公允价值法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变动损益超10亿,方大集团以29.17亿居首。方大集团在年报中解释称,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出现重大变化,主要系方大广场项目1#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增值。
此外,中国太保在年报中单列当期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数据显示,其于2017年、2018年分别录得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6.86亿元和7.39亿元。
相比之下,ST冠福要“糟心”的多。年报数据显示,ST冠福于2018年录得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损益-4.59亿元。ST冠福在年报指出,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整体出租给上海铁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模式变化对投资性房地产未来现金流造成较大影响。
除去海马之外,上市公司当中囤房的还不在少数,以上就是关于A股公司囤房的相关内容介绍了,更多相关股票资讯,可以继续关注微尚时代了解。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微尚时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