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楼市,在经历了四五年的暴涨之后,在严厉的调控之下,逐步变凉,在去年四季度,基本冷却,当然了,这里所说的冷却,是指局部地区,从全局来看,凉意浓浓。
可是,再凉的楼市,都打消不掉中国老百姓对房子的热情,因此,在燕郊楼市暴跌之后,抄底的投资客便蜂拥而至,于是,房价应声再次上涨,其实,很多地方都一样,比如厦门,还有很多二三线城市,其实都是如此,一线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即便再凉凉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在伺机而动。
其实,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楼市凉意渐浓,而与此同时,各类谣言四起,随后就有地方真正开始放松调控了,在“因城施策”的大背景下,有些地方的放松调控,顺利走通了,而这也使得那些对楼市坚定信仰的人们,更加对楼市“充满信心”,重新燃起抢房的热情。
因此,在经历了春节期间的低迷之后,楼市便顺利的开启了“小阳春”模式。
而在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四月份楼市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至67个,创近4年来数量新高。
不仅房价上涨,而在前面4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已经累计推出了160多次调控政策,这意味着什么?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家和地方对楼市调控的方向和要求并没有变,而且是一贯的,严格个;二是说明楼市依然很热,依然需要调控,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人们对楼市的热情,依旧高涨,高涨到仍然需要严厉的调控来“灭火”。
为何现在人们依然对楼市那么热衷呢?
记得在去年的时候,有一种说法,这是刚需上车的最后机会了,意思就是说,那些真正想买房的人,得抓紧,再不买,以后可能就更加买不起了。这样的说法,是不是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在春节后,南京楼市开启三千人看房团的时候,很多中介朋友圈就传出这样的话语,甚至有人直接说,“没买房的你,现在不买,难道等未来国家送房给你吗?”。
其实,这只不过是营销的套路而已。
到底是哪些人在买房呢?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也就是在去年底的时候,不少媒体和砖家们都在呼吁刚需上车的档口,西南财经大学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家庭购房的目的来分析,其中投资性购房需求占58.2%,而改善型购房需求占26.7%,真正的首套刚需购房需求占比只有15.1%。
这也很明确的看出来,无论是大家多么热衷的去抢房,这些强房客中,最多也就15%的刚需客,也就是说,那些抢房的人群里,绝大部分都是已经有房子的人。这一点,在过去深圳很多热门楼盘开盘现场是能看出来的,很多人为了买房连夜排队,其实很多媒体都总结和分析过, 别小看这些排队抢房的人,几乎都是身价过千万的,能随便拿出几百万首付的人,这样的人,你认为是刚需吗?会是首次购房吗?
那么,真的是只剩下15%的刚需了吗?曾经,同话财经分析过,现在刚需越来越少,是两个原因,一是越来越多的刚需买了房子变成不再是刚需了,而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房价不断上涨,让刚需的需求只剩下需求,却没有购买力了,就无法形成有效需求了。
或许很多人对上面的这个数字,存有疑问,这里,我们再给大家展示另外两个数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户均房屋拥有量已经达到1.1套,这就意味着,存量房屋的数量已经很多了。
根据一项金融产品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金融能力报告》公开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房产拥有率为83.43%,也就是说中国有房者和无房者的比例大约是8:2,并且拥有两套房以上的家庭占到了40.07%,有31.99%的家庭把房子当做一种重要的投资手段。
如果将上述数字结合起来看,相互应证,或许大家会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房子已经足够多了,这一点我们之前也分析过,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存量房时代,而更为重要的是,其实我国家庭房屋拥有率其实已经不低了,或许比大家想像的要高,因此,未来的楼市需求,可能更多是改善型需求。
而这也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房住不炒”真的执行到位,再加上房产税、空置税等限制性政策的推出,使得炒房客投资盈利空间下降,炒房客减少,那么,未来房子还能卖给谁呢?
同话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本站链接。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同话财经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