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准确识别出一笔授信业务的最终风险在哪?

转载 知乎  2019-05-16 09:14  阅读 2,206 次

作者:wong,银行授信经理。

来源:知乎,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75429/answer/85756736

1

常跟同事说,我们信审其实就是算命的。洋洋洒洒一大堆自洽的理论体系,仍然脱不开以时点的、静态的眼光去预测未来动态结果的套路。刚工作时曾遇到过一位受到若干金融高管追捧的“大师”,时隔多年回想,当日酒桌上的三言两语无论对我彼时心境的判断还是后来经历的预测,都可谓一击即中。个人是完全不信仰宿命论的,所以更加对“大师”如此迅捷精准的识人之术五体投地。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对职场后辈们品头论足——当面勉励一些人,而私下对另一些人不以为然。说到底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只是随着年龄增长,你看到某些人在犯你或身边人曾经犯过的错误,抑或具备着你当初渴求却未曾拥有的品质,那么对他们未来的预测,并不神秘。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分析是一门经验科学,而数据在现阶段仍然只是辅助,想要变得更优秀,就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最终还要把问题交给时间去解决。

2

我们假设一个罹患绝症的病人,选择以自杀的方式了结生命。显然最终公安局死亡证明上的原因一定是自杀,但如果没有患病他会选择自杀吗?当然不。反过来问,罹患绝症的病人都自杀了吗?当然也不是。于是我们继续深究,发现他情绪阴郁、家庭破碎、事业低谷,无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支撑其与病魔继续抗争,于是自寻短见看上去便成了一个颇具合理性的结局。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结果是由若干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尽管绝症和自杀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把死因归于某个单一原因都是不具说服力的。从实务的角度,当我们再遇到某位命途多舛、身患绝症的病人时,心理疏导可能就要放到比身体治疗更重要的高度。

闲话说完,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由于被邀请的时候并没有认真审题,腹稿过后落笔之前发现与题主思路暗合——当我们舍去繁文缛节、把信贷业务风险简化为还款风险时,那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握爪过后展开说一下。

1、还款意愿

01

征信

千万千万要记住,违约这件事是有惯性的。这就像是破窗理论,当征信记录不再完美无瑕,对于当事人来说一次违约和10次违约也没什么差别。另一方面,现有征信管理还是存在诸多漏洞的(答主站在银行角度自然不会去深入展开这方面的内容,各位打算买房的朋友还是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征信,也相信未来会越发公平、规范),违约当事人得不到足够的惩戒,甚至银行还经常会对“大”客户、“优质”客户以及关系户们一再退让。应该说看征信属于菜鸟级别的技巧,然而切莫忽视其重要作用——任何一份贷款资料如果抽去征信报告,审查的难度都会数倍提升。

02

用途

信审不是审计局、也不是税务局,我甚至巴不得客户把偷漏的税款变成我们机构的存款,但我仍然对每一笔业务追要增值税发票。原因?如果一笔融资的用途脱离了申请企业的自身经营,那么全部的调查、审查也就不再具备任何意义。随着目前经济形势的下行,各行业利润能力普遍下降,而一些2014年以后启动的投资项目以及此前启动但仍有较大缺口的项目,都面临着巨大的投融资缺口以及资金链断裂风险。

我们假设有一家企业具有全年1亿元的销售规模以及2000万的利润,经营真实、账期正常、无银行融资,申请短期流贷2000万,基于这些条件这笔贷款很容易获得审批通过。但是实际上申请企业与行业内另4家颇具影响力的企业一起,通过代持人投资了一个房地产项目,总投5亿元,项目资本金2亿——每家4000万。当然这笔投资绝不会写在长期投资科目,而是通过预付、存货、在建、其他应收等科目拆解,负债表右侧的短期借款和权益中各2000万便这样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一年以后,受行业影响,申请人营业收入大幅下滑至5000万,利润缩减至800万。更可怕的是应收账款2700万,预付账款2600万,反映企业资金被上下游占用严重,现金流濒于枯竭。于是银行想到了收贷或是压缩,发现谈判艰难——原来之前4000万的房地产投资分别来源于贷款与利润,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热度衰退,该投资项目银行融资始终未获审批,导致各股东只能以自有资金追加投入。然而5家股东都属于同一行业,随经济下行资金普遍捉襟见肘,就算补充追加少量资本,项目也已远远落后于规划进度,销售回款更是遥遥无期。借款企业今年800万的利润也已经全部进入项目,去掉4800万的账面资产虚数上下游真实占款规模不过500万元。企业老板最后开出两个方案: 2000万借新还旧,何时归还遥遥无期;或者是3亿开发贷,项目活了我们5家永远是你的忠实客户。一个企业绑架银行的鲜活案例就此呈现。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43288.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知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