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黑名单”正在失效,上千万用户被误伤

转载 区块链深度观察  2019-05-04 08:07  阅读 1,545 次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史中,曾诞生了一个特殊的产品:黑名单。

很多大数据或风控公司,会将一些逾期、高危用户列入“黑名单”,不再提供金融服务。这些用户,就成为了传说中的“黑户”。

在一段时间内,黑名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行业主要风控手段之一,被视为“央行征信”的一个补充。

但是近期,金融科技行业开始形成一个共识:黑名单正在失效。

一家网贷头部平台,曾经因为失误,给一批黑名单上的用户放了贷款。这个平台本来准备承受巨额损失,没想到绝大多数用户都还款了,逾期率也并没有上升太多。

因为这件事情,整个行业都开始审视黑名单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家大数据公司为了求证黑名单数据的有效性,曾经测试过5家黑名单数据,结果颇为惊人。

结果显示,在现金贷行业,普通用户的逾期率为11%,而黑名单逾期率为12%。

只相差1%,黑名单几乎形同虚设。

  — 1 —

  征信体系的补充

在中国,征信体系一直未完全建立。

尽管有央行征信,但这个体系只针对银行用户,且大量的“白户”没有被覆盖。另一方面,央行征信并没有将金融科技的数据纳入统计,也只开放给持牌系使用。

因此,大量的数据公司崛起,并试图建立起金融科技的全新的风控体系。而其中最著名的产品,就是“黑名单”。

在金融科技兴起后,因为行业风控手段不完备、征信不健全,黑名单开始被市场倚重。

当时市面上收集黑名单数据主要是三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共享。

在2015年前后,曾经兴起过很多数据共享的平台,多家金融机构合作,让对方上传黑名单数据,同时对方也可以查询大家共享的黑名单。

第二种方式,就是交换。第三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灰色,就是爬取。

这三类获取方式,成为当时最主流的黑名单来源。

当时金融科技市场刚刚兴起,信息新鲜,未被污染,因此,在一开始,黑名单的效果不错,并一度成为金融科技行业主要的风控手段之一。

  — 2 —

  被污染的黑名单

首先,整个行业对于黑名单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哪些算黑,哪些算灰,哪些算白,各家有一套说法。

比如,一些用户被催收,此后他们的信息,就可能被催收公司输送进黑名单。但其中,有些用户可能只是忘记了,催收一催就还了款;还有一些用户,只是短暂逾期,在一个月内就还款了。

如果你不小心逾期过一次,但之后一直在很好地还款,银行也许仍然会认为你是一个好用户。

但在黑名单中,没有上述细节。

行业的大部分黑名单,都是采取“查得付费制”。比如,你的用户叫张三,这个人刚好在黑名单库里,那么你就得付1元的查询费用。

那么,怎样做才能命中更多的用户?当然是你的黑名单库越大越好。

其实,行业中还有一些灰名单,这些用户的逾期可能并不是很严重,但为了扩充自己的黑名单库,一些黑名单数据商就会把灰名单也充进黑名单里。

灰名单冒充黑名单,还算好的,还有一些平台开始“掺沙子”。

当市面上流通着各种黑名单,而里面牵扯到各种数据来源时,‘灰’或‘白’会对整个黑名单形成一定的覆盖度,此后,黑名单就会失效。

当作假和掺沙子成为行业的潜规则后,所谓的黑名单变得黑白难辨、真假难分,无可避免地落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窠臼。

到底有多少人被黑名单误伤?

“40%到60%的用户并不算黑,只能算灰,甚至还有很多好用户混在里头。”一位相关人士称,现在市面上号称有2000万黑名单数据,按照这个比例,起码有上千万的用户被误伤。

  — 3 —

  未来

在中国征信体系尚未建立之前,大数据风控确实贡献颇多,也曾经成为央行征信的重要补充。但因为野蛮生长,没有统一标准,曾经撞线式发展的行业,如今已走到了瓶颈期。

黑名单失效,就是进入瓶颈的一个信号。

这些曾经冲在一线的大数据和风控公司,下一步将如何发展?未来又在何方?

多位行业从业者认为,征信是否可以结合区块链技术,成为连通各个堡垒之间的桥梁。

第一,建立全开放的、高度共享的、多点分布式的征信系统。

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每个参与者,无论是征信管理者还是信用信息的使用者,地位都是相对平等的,都是非中心化的。

当然,基于我国的国情,我们并不否定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做出的贡献,也并不排斥其在今后继续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者发挥作用。

相反,这样一个新的信用体系能克服既往信用体系开放度不足、共享性差、透明度低带来的种种效率不高的问题。

第二,管理者先期主动介入社会信用体系,规范信用交易过程。

既往的社会信用体系当中,“惩戒”都是事后给出的,例如失信者不能乘坐飞机头等舱、不能乘高铁、不能出入高档娱乐场所等。

既然如此,何不将违规的信用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扼杀于“摇篮之中”?日趋完善的区块链技术辅之以成熟的人工智能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由于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记账的技术特征,多点产生的数据可以同步、协同运动,一旦交易确认,也就意味着信贷投放、支付、清算及其事后监督同步开始,相当于触发了一个全自动的程序。

人们需要做的,只是事先将程序——交易规则嵌入系统,之后一切无需过多人工干预。

这种游戏规则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将合法交易的规则嵌入区块链,强制使得整个网络中的交易只能按“合法”的路径进行,任何涉嫌违反信用规则的交易都无法开始;

第二层面:基于区块链数据的透明性、共享性,任何交易都要经过认证过程, 监管者也作为参与者加入进来。确保任何交易都是可追溯的,并可以全程跟踪。即便交易者可以“匿名”,但已毫无意义。

对于已发现不符合信用规则的交易,随时可以自动终止。这样,就将大量事后才进行惩罚的措施变为事前监督与事中监控,从而大幅度降低失信给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危害。

第三,官方征信体系与民间征信体系将更好地融为一体,释放出控制金融风险的更大“正能量”。

当代信用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征信体系,无一例外都是由“官方”和“非官方”两个部分组成。

以我国为例,人民银行主导的征信系统,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征信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覆盖面毕竟有限,不能提供市场经济活动所需的全部征信产品,因此“非官方”征信体系的存在就是必然的。

但由于二者利益函数目标的不一致性,它们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正能量。

以目前“淘宝”“天猫”上大量存在的“给好评就返现、就发红包”的现象为例,说明虚假信用信息的生产,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而很多金融机构又在借鉴电商提供的“大数据”作为提供授信的依据,这种金融生态链衍生下去,其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基于区块链的新型征信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无论是官方抑或民间征信机构,都是区块链上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通过提供正确的信用信息获得激励:官方机构通过提供公益性的信息可得到更多的信息来源;非官方机构通过提供正确的商业信用信息可得到区块链特有的奖励(例如比特币)。

无论是什么主体,只要被证实提供了虚假的信息,将被逐出“游戏圈”而无法生存。这就比传统单独通过强化监管来遏制虚假信息的套路又多了一个新的治理模式。传统模式极易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而区块链模式则包含了正向的内生激励因素。

中国征信与大数据风控的融合、碰撞与补充,构成了一段奇妙的历史。黑名单渐渐失效,这是金融科技进入下半场的信号。

而区块链或许将会成为主旋律。(来源:区块链深度观察)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41834.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区块链深度观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