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调查结果,八成小学生的梦想是当网红。不仅如此,还有家长给孩子报了网红培训班。
网红不仅成了国民理想,也是大多数人羡慕的对象。郭天王的老婆是网红,王思聪的女朋友是网红,林更新、罗志祥的女朋友还是网红。
而她们的生活状态也是很多人想做网红的原因,每天好像都在国外吃喝玩乐。
穿的是奢侈品,用的是贵妇级护肤品,彩妆更是大把大把的买。
网红的经济能力跟得上自己的消费水平,但很多她们的同龄人,甚至是年纪比较小的粉丝因为模仿她们买一些热门产品,不惜出卖身体。
一位大三女生的私信令人吃惊。家里是单亲,母亲一个月收入3600,几乎一半都给了她,但因为跟风买了一些化妆品、护肤品和香水,钱不够用了就贷款,逐渐欠了四万多。
因为助学金申请不到就去做援交,援交两个多月的收入一万多块,最可怕的是钱到手之后她的第一想法不是还贷款,而是在犹豫要不要买TF的眼影口红和橙花香水。
感觉投稿的姑娘已经被物欲洗脑了,为了拥有网红、美妆博主同款,就可以去借贷、援交。
然而这样的女孩儿还不在少数,有的借钱借了快十万,一边卖身还钱一边借钱,奇葩的是,她男朋友跟着一起借。(拿女朋友卖身的钱去潇洒,有能耐你一起卖啊)
还有因为受不了诱惑被人包养,大二就辍学;沉迷大牌,生活费实习工资补不上花呗的窟窿的,但即使是这样她还是过着买只隔离就花出去700的生活,每天就是羡慕着网红各种买买买。
这些女孩儿们说白了就是蠢,自己的消费水平配不配的上买的那些护肤品自己心里没数吗?别说人家网红误导你了,人家赚多少钱,你赚多少钱?
现在的校园贷款不都是看准了刚进入大学校园,脱离家长的学生吗,毕竟他们最好骗。之前一度很盛行的裸贷就是抓住了他们不敢告诉家里人的羞耻心。
现在裸贷大家都知道防范了,黑心机构又推出了升级版“佳丽贷”,只要你素颜长得好看,就能贷款,越好看能借到的钱越多。连抵押物都不需要,不用你拍拿着身份证的裸照,听起来很心动是不是?
虽然利息很高吧,但就算你还不起也没什么影响,公司还会安排你去工作还钱。工作内容就是在KTV和酒吧之类的场所做公主陪客,等于是变相的卖身抵债。
细思极恐的是,这些受害者大部分是女孩儿。(叔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真的,姑娘们可长点心吧。
被“消费贷”放大的欲望
比如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花呗是不是也让你狠狠地爽了一把?
根据蚂蚁金服的官方数据,今年的双十一,花呗临时额度提高了1760亿元,交易笔数超过2.1亿笔,简直就是一场全民的消费狂欢。
说白了,花呗白条都是消费贷,只不过比银行信用卡的门槛更低、要求更少。
有了这样的消费贷,人们“买买买”的能力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原本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较弱的学生党和年轻人。
数据显示,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的中低消费人群,在使用蚂蚁花呗后,消费力提升了50%。
我们的钱包已经在隐隐作痛,可是,诱惑还在一波一波地砸过来——
花呗推出了“大学生认证”,趣店公开声明“坏账不追究”,各种接待平台无处不在的抽奖和红包,让我们经常产生一种幻觉:全世界都想借钱给你,让你买,让你花。
在这种“如沐春风”的待遇下,很多年轻一代的消费欲望被无限地拉扯、放大,“买买买”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男朋友对你好不好,看他有没有给你买买买。
你对自己好不好,看你舍不舍得为自己买买买。
买,决定感情。
好看的男人和女人,都自带烧钱属性。
买,决定颜值。
想买就买,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买,决定人生态度。
买买买,买个毛线啊!
(奢侈品牌Tiffany官网卖的毛线球)
如图,买,决定你的品位。
说实话,当周围的一切都跟“花钱”挂钩、被消费绑架的时候,只要你不够理智,分分钟就会过度消费,掉进消费贷的大坑里。
我拿现金贷赌明天,还了一天又一天
可是,这些进坑的年轻人们,真的有那么缺钱吗?
在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中,有数据显示,将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花呗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
为此,我还特意采访了一下身边经常用花呗白条的朋友。
在他们长长的账单里,最常见的是手机、球鞋、口红、面膜、包包,还有旅游经费。而生活必需品之类,几乎看不到。
“胡说,口红就是我的生活必需品。”
这是朋友Q的原话。对于她来说,饭可以少吃一顿,口红不能少买一支。
也就是说,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是真的那么缺钱。只不过是他们想要的比较多,才选择了分期和借贷。
我承认,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借贷方便和超前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进步。
只是如今的借贷,未免也太过“方便”了——打开安卓或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里,输入“消费贷”,都能轻松找到5,600个app。
如此消费贷井喷的现状,生生把很多年轻人都拉下水——
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甚至为还款而卖淫的新闻层出不穷;
高昂利息导致年轻人无力偿还,致使其跳楼自杀也并不罕见;
贷款中介为谋取暴利,欺骗亲人朋友、暴力催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说到底,都是欲望在作祟。而这些“吃人”的欲望,一开始可能只是一支口红、一部新手机。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裸贷”女大学生的采访,其中一个女生就是因为还不起几千块的“花呗”。
为了几盘眼影、几件衣服,从花呗、借呗、校园贷、裸贷,一步一步走上了出卖自己的不归路。
她说:“我真的不是变相卖身,是真的想还完钱,结束这段疯狂的买买买。”
可她不知道,现金贷这种东西,一旦沾上,就没那么容易摆脱。
调查显示,背负着现金贷的人群中,高达95%的负债者在两个以上的借贷平台上有借贷记录。“拆东墙补西墙”是唯一的办法,而“上岸”简直成了遥不可及的传说。
而在一次一次的透支消费中,他们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成为商品,躺在10G几块钱的压缩包里,供人欣赏玩味。
戒不掉的花呗
道理都懂,可就是想买。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简直就是心声:“在我们的一生中,戒掉爱,戒掉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戒掉花呗。”
为什么戒不掉?
根据经济学家Prelec的观点,人们在进行信用支付时,体会到的“消费快乐”最为强烈,而“还款疼痛感”最为微弱。
换句话说,就是“先消费后还钱”让人最爽。而这恰好也是各种“消费贷”让人上瘾的套路。
要想不被套路,唯有克制自己心里蓬勃生长的消费欲望。
怎么克制?
在“奇葩说”上,姜思达就提到过一个克制欲望的小建议——
有钱买的时候,喜欢喜欢真喜欢。
没钱买的时候,呸,真丑!
实测有用,与你们共勉。(来源:老虎财富)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老虎财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