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这里的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衡协调,既指区域各产业、各部门的发展,又指区域内各地区的发展。各产业和各地区同步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是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业以及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各个部门都得到平衡发展。这种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对消除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地区需求和供给双方面的障碍,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产业均衡发展理论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等为代表。在区域发展方面,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力,通过在地域上的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应当说,无论产业均衡发展战略还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这两种战略的主观愿望都是好的,但却都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对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地区来说,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和地域平衡发展的丰裕的资金。因此,尽管均衡发展战略令人神往,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各产业和各地域不同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以赫希曼、佩尔鲁克斯等为代表。这种战略强调不发达地区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因而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若干地区进行,其他部门、其他地区通过利用产业间的“前后向及旁侧联系效应”和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得到发展,这样所取得的经济发展速度会比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所能取得的发展快些。这种倾斜式发展战略,有利于重点部门、重点地区的发展,对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较快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一些学者集上述两种战略之精华,作出了新的选择,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理论。所谓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是必然的,既有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又有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不能强求实现工业和区域的平衡推进,而应根据条件的成熟程度实行非均衡推进。
2、导向效应:区域经济政策的理性认知
商业银行开展区域信贷风险管理,必须强化对区域经济政策的领悟、研究与应用,做到信贷业务与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合拍”、“接地气”。一般认为,区域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优化资源地域空间配置、调整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简称区域政策。有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的促进资源地域空间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也有学者指出,区域经济政策只是把国家之内某些特定区域的全部经济活动或这些区域内的某个特定领域中的有关经济活动作为调控对象。区域经济政策作为通过特定手段实现政府所确定的区域经济目标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总和,包括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主体和手段三个基本因素。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把区域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区域资源地域空间配置优化和合理布局生产力。区域经济政策主体是各级政府,不同行政管辖层级的政府所制定的区域经济政策,其调控的范围、作用、方式、效果、目标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中央政府制定的区域政策着眼于协调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关系、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而地方政府则着眼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及资源配置。区域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效应”,区域经济政策作为各级政府协调区际经济关系、优化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改善生产力布局,或者预防和处置重大经济问题而制定的具有区域差别性或只适用于部分经济区域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总和。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政策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政策主体的多层次性。
除了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大多数国家的地方政府都拥有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具有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域政策制定与决策权。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特别是非均衡发展的大国经济体系中,要使资源地域空间配置得到优化和协调区际关系,仅仅依靠中央政府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力量。
2、区域经济政策选择的地域空间差异性。
区域经济政策只是作用于国民经济体系的某一区域或某些区域,在该区域范围内具有某种同质性,但会对其它区域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区域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的实施地域空间小于后者,前者具有地域空间差异性,而后者具有全局性。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信贷风险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