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的技术论(三十二):中观维度下区域信贷管理的五大风险指标体系!

转载 信贷风险管理  2019-05-02 11:57  阅读 8,387 次

1、集群信贷模式:从信贷视角看区域范围内企业群体的“产业集聚”现象

(1)产业集聚:“区域”产业的经济优势分析

中观维度下,商业银行需要深刻理解产业集群的诸多经济优势及其对目标授信企业的影响。产业集聚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能够消除产业组织的地方分散化,从而达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往往会导致企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同时,产业集聚行为能够带来集聚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结构效应等诸多优势,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产业的空间集聚对产业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产业空间集聚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容易捕捉的机会,企业能够更方便地接近市场,了解顾客的消费倾向,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强化企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加速企业的产品创新。如图所示,产业集群深刻影响了信贷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我国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信贷模式目前呈现多元化态势。按体系化分类办法,中小企业信贷模式分为传统信贷模式和新型信贷模式两大类。

(2)“产业集聚”主导下的信贷模式:从“传统”信贷模式走向“新型”信贷模式

为了更好地读懂当地的信贷市场和产业布局,商业银行应当侧重于从信贷视角分析企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企业集聚现象的产生及其发展态势,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银行需要变革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关注产业集群的风险管理,分析区域特定的企业群体的整体风险状况,加强信贷风险的组合管理和风险预警分析。为了顺应大时代的发展,基于“产业集群”思想的信贷模式与信贷技术也需要不断地变革、创新与发展。如图所示,显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1+1”中小企业传统信贷模式。该信贷模式又称单体信贷模式,即针对授信申请主体的申请要求,由信贷及风险审批人员专门就单个企业做专业化的信贷审批的模式。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传统信贷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粗放式”权限下放阶段(1978-1996年)、授信审批权限集中上收阶段(1997-2002年)、加强“六项机制”建设阶段(2003年至今)。目前这种信贷模式里,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是“1+1”的信贷模式关系,而且商业银行专注于借款企业的可抵押资产、财务报表、信用评级等“硬信息”,主要采取市场交易型贷款技术,门槛较高,很多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般采取此种信贷模式的居多数。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41416.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信贷风险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