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开放度指数: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区域经济,首先要理解经济学上“开放”的意义。“开放”一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解释,即“开”和“放”。“开”即是敞开之意,把一个地区面向所有人、所有地区敞开,让本区域融入大环境、大背景,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让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能自由流入与流出。“放”是区域主体的主动行为,当权部门(即政府)要释放权力、解除限制,在法律法规范围内,适当控制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让市场自由配置资源。
政府营造一个良好的、能让所有人或物共享的、有利于开放的平台,包括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持、人力智力支撑体系等,这个平台是区域要素得以自由流动的前提和保障。“开”与“放”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开放”,所以“开放”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政府构建、经营共享发展平台,使各要素能在区内、区际以及国际之间自由流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通过对“开放”分析,对区域开放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即区域开放度是指区域要素自由流动程度与区域对开放支撑平台高度和广度的综合,区域开放度既是一个动态指标,也是一个静态指标,动态主要在于要素流动,静态主要在于区域自身为开放提供平台的能力和程度以“静”促“动”,“动”与“静”结合,共同提高区域开放水平。区域开放度就是经济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的程度。
毋庸置疑,当今世界是一个日益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开放在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开放政策,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国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开放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研究开放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需要研究和创造开放程度的度量方法。开放度的目的是考察要素流动的活跃程度。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包括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人口与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组织与管理。我们将分析重点放在国内外投资与贸易的要素流动效应。我国国内统一大市场还未建全,各地区经济往来的活动频度受历史和制度原因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已成为导致我国区域不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区域开放不仅包括对外开放,还包括国内的区域开放。开放程度的度量主要应反映要素的流动程度: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在中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人口相对稳定;科学技术、组织与管理是伴随着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体现出来的效益;我国丰富的地理差异和文化差异,旅游业对于国内外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旅游业是要素流动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所以我们也将旅游业作为开放度的重要方面来分析。要素流动主要表现为货物、资本和旅游带来的经济流动。商业银行在分析区域开放度指数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两个关键指标。例如,外贸依存度反映进出口贸易在地区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外资依存度反应实际利用外资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这些比率越高,经济开放程度越高,二个指标相互依存。
三、区域产业集聚质量指数:如何理性地看待“产业集群”中的信贷风险管理?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待企业群体的发展,便有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形态。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理性地看待“产业集群”中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而不能割裂地、孤立地看待某一个企业。换言之,从区域的中观维度看待信贷风控,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必须学会用“产业集群”的视角去看待区域经济下的特殊的企业群体,即产业化的企业集群现象。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产业集聚的发展是产业发展适应全球化及日益激烈的竞争的新趋势,是为应对新的竞争压力而提出的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信贷风险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