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声:频繁跳槽,或将计入个人征信!

转载 马上消费金融   2019-04-15 10:58  阅读 1,146 次

浙江省人社厅有一条新闻,很有意思!

浙江省将推进人社信用体系建设,如果个人频繁跳槽,将影响个人征信系统。那么也就意味着,频繁跳槽将会被限制个人买高铁票、机票;房贷、车贷也将大受影响,找工作也成大问题。

消息一出,网友们炸了。

@小倩:有些公司在面试和求职者说的情况与福利和公司真实情况不一样,造成了双方信息不对称,求职者上班一段时间后发现问题就会离职。这种情况也要求职者背锅吗?

@小房子:提出这个建议的八成自己没找过工作

@始终的始终:我更支持将拖欠工资、恶意裁员、随意破产、诚信有所缺失的企业纳入征信,毕竟这样的企业存在更多!

@阿下:频繁跳槽的定义是什么?求官方给个准确定义!

不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这条新闻的背后是隐含着的对频繁跳槽这件事的深刻认识。确实,频繁跳槽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广泛化的问题。相信绝大部分上班族也会极力反对吧!截止发稿,浙江人社厅对此事也做了回复!

浙江人社厅:正常离职不会影响个人信用

用征信约束频繁跳槽?浙江省人社厅向记者表示,这句话的原意并不是说跳槽就会影响个人信用分,而是恶意频繁跳槽等行为或受影响。未来如果要制定相关细则,将听取各方意见,兼顾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针对上述事件,浙江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童伟宏向南都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浙江省人社厅在宁波开展“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活动时,同时举行了一场小型座谈会,听取企业相关负责人反馈存在的问题。现场有两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询问如何解决用工难题,称企业有自己的用人计划,通常需要付出很大成本招工和培养人才,但常遇到员工频繁跳槽的困扰。

童伟宏表示,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但员工频繁无序流失确实也是企业的一大痛点,所以当时表态将加强人社信用体系研究,把失信企业和恶意跳槽问题纳入其中。

“事实上,员工的正常离职并不会影响个人信用分,而是那些频繁恶意、超出正常履约范畴的跳槽行为或受影响,”“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研究之中,我们也将进一步迭代完善公共信用评价,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评价方法,提高评价区分度和客观性。未来如果要制定相关细则,我们肯定会非常理性,深入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并考虑多重问题,以兼顾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专家:不能“一刀切”,应分析跳槽原因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让守信人享受便利,失信人“寸步难行”成为信用治理的大方向,各个地方也开始摸索具有当地特色的个人诚信体系。那么,把频繁跳槽和个人信用联系在一起是否合理?

“首先要怎么界定‘频繁’?一年换多少次工作算频繁?”首都师范大学信用立法与信用评估研究中心主任石新中认为,仅仅用“频繁跳槽”来概括员工的离职行为“不够严谨”,应该进一步分析跳槽的原因——是员工的恶意行为,还是企业没有兑现实现谈好的条件?不能“一刀切”,简单地把频繁跳槽等同于失信行为。

石新中指出,一般来说,员工入职时会跟企业签劳动合同,约定合约时长,可以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员工培训是需要成本投入的,刚培训完还没对企业做贡献就走人,肯定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他说,企业可以在合同里列明培训多长时间、培训之后至少要在单位工作多久等条件。如果员工签了合同却违约跳槽,划入失信行为是没有问题的。

据石新中了解,在有些国家,员工的失信行为会被录入相关中介机构,企业做背景调查时,如果发现员工此前频繁跳槽,而且是刚刚培训完就离职,就会把这些记录作为是否雇佣该员工的参考。

看到这里,众智君算舒了一口气!不过关于新版征信,可得给大家提个醒了~

新版个人征信,需注意这6点

1.没事就爱换手机号的人,要注意了

旧版:只收录最近一次业务系统上报的手机号

新版:收录最近5次业务系统上报的手机号和信息更新日期

2.新增月还款金额,爱高消费的你要注意

旧版:还款状态

新版:还款状态+逾期状态+还款金额

3.销了户,逾期记录依然在

旧版:已销户的贷记卡不会显示逐月还款记录

新版:已销户的贷记卡还会显示最近5年内的逐月还款记录

4.大额分期贷款信息一目了然

旧版:有些以信用卡形式发放的大额分期贷款,比如车贷、车位贷是无法被识别出来的

新版:会在大额专项分期信息中标明

5.用户可主动上报反欺诈警示

新版征信报告给了我们一个主动反馈自己信息被盗用的入口——用户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盗用,可以主动申请在征信报告上添加“反欺诈警示”,目前虽然不清楚该警示信息会被信贷机构如何使用,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警示”一定会起到保护我们个人信息安全的作用。

6.水电煤话费缴费记录全部记录在册

旧版:最多会提示下该用户目前手机费是否是欠费状态

新版:记录最近24个月的缴费状态,即使现在没欠费,但只要过去2年内出现过欠费也会被展示出来。(来源:马上消费金融 )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40388.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马上消费金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