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维度》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谢谢支持。
日前,支付宝官方声明“相互宝”正式以网络互助计划的角色面向大众。2014年以来,网络互助计划发展迅猛,陆续出现多家网络互助平台。
《维度》调查显示,超过一半(50.52%)的人认为网络互助计划几块钱就能获得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保障,简直是穷人的福音。
相互宝变身网红,网络互助成为超四成人群的新选择
工作5年的李深手机上安装了4款互助计划APP,他对网络互助计划赞不绝口:“花几十块钱既能有保障,又能帮助别人,多好的事!现在谁也不缺这几十块钱,不像保险,来回跑咨询不说,一年要交几千块钱,又贵又麻烦。”
网络互助计划发展至今,已获得不少粉丝的支持。《维度》调查发现,年轻人的接受度明显高于中老年人。其中,80后人群对网络互助计划尤为热衷,有超过一半(51.84%)的80后对互助计划持支持态度。
不仅是80后,《维度》调查显示,已有高达44.39%的人群加入了互助计划,而且已婚已育家庭支持度更高。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与已婚已育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对保险等保障措施需求较大有关。这一点在《维度》的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
“人到中年不如狗,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也知道要买点保险,可一年至少几千块,哪有那个闲钱?互助计划一年只要几十块,比保险便宜多了。”司机老王这样告诉《维度》。
便宜、亲民、容易操作,正因为如此,互助计划自2014年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以来,短短四年时间,就被不少人接受,目前已有不少人将网络互助计划列为风险配置的新选择。
不过,也有部分用户表示质疑和担心。《维度》调查发现,有42.39%的人觉得虽然互助计划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也存在风险;更有7.1%用户认为互助计划虽然看起来门槛很低,但需要长期缴费,累计起来花销并不小。
近3成家庭年保费支出超万元,网络销售渠道发展迅猛
不仅互助计划,商业保险最近几年也迎来较快发展。《维度》调查显示,高达76.38%用户认为保险重要,需要购买。其中,34.06%人群认为“商业保险非常重要,必须买”;42.32%人群认为,商业保险重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买。
不仅如此,《维度》数据显示,商业保险支出已成为不少家庭每年的定向开支,近三成(26.96%)家庭每年保费支出超万元。而且,年收入越高,每年保费支出越高。
随着人们对保险的日趋重视和购买需求的增加,为了方便人们购买保险,保险的销售方式也开始翻起花样。消费者也开始尝试从各种新兴渠道购买保险,再也不拘泥于通过熟人介绍,或者是保险代理来购买保险的模式。
《维度》调查数据显示,39.63%的人会选择在支付宝或微信上购买保险,57.47%的人会通过第三方保险平台来购买保险。
整体来说,越年轻的人群,对保险购买新渠道接受度越高。《维度》调查发现,尝试通过第三方保险平台、微信和支付宝购买保险的80后占比高达64.83%。
刚在支付宝上买了一份人身意外险的王坤感叹:“原来为了买保险要跟单位请几次假才能搞定,现在刷刷手机就可以。”
理赔难、被忽悠,仅四成用户没有踩过坑
当然,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购买保险,显然,保险的购买向着越来越方便快捷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购买保险的过程中仍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北京居民张展说,“工作这么多年攒了点钱,本来想买个保险投资多赚点,保险代理给我算得天花乱坠,结果根本没有那么多收益,被忽悠了还不能退保,闹心死了。”
《维度》调查发现,在参保的人群中仅有43.07%的人表示从没踩过坑。而入坑的人群中,年轻人反而更容易被“忽悠”。
比如,调研数据显示,80后和90后踩过“宣传高收益,但根本拿不到”的人群占比分别为32.30%和34.59%,而50后、60后这一数据则分别为21.88%、25.81%。
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人士解释称:“有些年轻人喜好激进的投资方式,只要是现金投资总喜欢和收益率挂钩。可是他们恰恰忽略了一点,就是保险的优势不在于投资收益率的高低,而在于它的保障功能。”
其实不仅在传统保险上面,很多人在对新生事物追求的同时,并没有搞清楚他的规则,也特别容易踩坑。
“参加了两年网络互助,每个月交40元,最近却告诉我,平台经营不善,老板跑路了。”王先生一脸懊恼,“钱都白交了,能帮到人算好了,就怕被老板卷跑了。”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曾对媒体表示,相互保险模式类似的网络互助在诞生后得到了众多互联网用户的认可,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资质以及偿付能力要求,其在可持续性、沉淀资金的管理及其归属等方面都存在潜在的风险。
多位业内人士也在采访过程中对《维度》表示,网络互助计划或许出发点是好的,但互助计划不是保险,不受保险法的保护,加上互助平台鱼龙混杂,用户在选择时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来源:融360,www.rong360.com)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融36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