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物质财富越来越多,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在物质层次之上,就出现了各种新的层次,当然了,物质作为基础,根据不同的物质对应的不同精神需求,也会进行不同的分层。
这些年来,随着房价的暴涨,经常会有人说,有房和没房,已经让人天然的分了层。当然了,我们去观察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不能简单的从这一个角度去看,曾经,社科院专家陆学艺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前几年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中,“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划分为10大社会阶层。
当然,从现代经济社会以及人权平等的角度去考虑,这种比较清晰的分层,似乎并不是那么科学,至少会得到某一些人士的误读和误解。
然而,这些年来,人们对中产阶级的概念越来越接受,那么怎样才算中产阶级呢?
按世界银行测算标准,我国年收入在10万到96万人民币之间的人群属于中产阶层,可是,在我国,年收入超过10万人民币的,其实现在已经很多了,只是,他们即便列入中产阶级了,但是在高昂的房价面前,他们一样买不起房,甚至一年绝大部分收入都要用来交房租,同样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内知名的财经作家创立了“新中产阶级”这一概念,让中产阶级,以及阶层固化的问题,更加广泛的受到人们的认知,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自从2016年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吴晓波频道曾经多次对新中产阶级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于今年发布了《2018新中产白皮书》,根据这份白皮书,新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范围:家庭年收入20万—100万,家庭年净收入(除去各项支出)10万—50万,可投资资产20万—500万。
报告中新中产的可投资资产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20万-50万,第二层次是50-100万,第三层次是100-200万,第四层次是200-500万。 根据这一标准,或许,新中产阶级中,处于第一层次的人数应该是最多的。
不过,吴晓波对新中产的定义,其实并不是因为收入,其实,根据吴晓波的说法,什么叫做新中产呢?新中产并不是买了一个新的沙发,买了一个新的家居,买了一个新的汽车,一个新的房子的人,我们认为所谓的新实质上指的消费理念的新。
他们处在一个完全新的消费阶层,愿意为自己的喜好去买单,因为新的中产阶层成为消费的主流,因此也会产生新消费。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以收入作为基础,可是,我们都知道,在不同的城市,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差异都很大,在北京一个月收入3万元,与在四线城市一个月3万元,其生活品质的差异,可能千差万别。
那么,怎样才算真正的中产阶层呢?小编认为,中产阶层,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概念,也不应该有一个严格的收入标准,因为,地区差异使得这种数字意义上的标准,本来就失去了意义。你是否中产阶级,其实与收入也不是完全有直接关系,当然了,关系很大,但不是全部。尤其在当下的中国,有很多高收入人群,生活的很苦闷,即便拥有大量财富,却成为社会巨婴,即便是超越了中产阶层,或许也不是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比如最近,有新闻报道,一位22岁男生留学2年败光200万,回国后成“巨婴”,天天玩电游,吃饭要娭毑喂……你说他是什么阶层呢?
对于这个概念,日本著名的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M型社会》中提出3个问题:
1、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
2、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
3、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
他认为,如果上面三个问题,你有一个是“否”,就不能算真正达到中产阶层。个人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排除了那种绝对数值的局限性。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北京,买了房子,一个月房贷还个3万块,这是比较正常的吧,其实绝大部分人超出这个数字,第二个问题要是否的话,就得有足够的收入去养孩子吧,结婚生娃养孩子,在北京,一个月没2万估计也很困难吧,光幼儿园学费可就得几万一年了,还有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兴趣班,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可是越来越高,如果要是很轻松,在北京一个月怎么也得10万以上吧。当然了,如果是三四线城市,一个月有个五六万的收入,也可以很轻松的应付日常生活的问题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中产阶级,或者新中产阶级也好,虽然收入是一个标准,但是收入之外的东西,或许才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你是否能达到呢?你离中产阶级有多远?还是要看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城市,能否轻松的应对当前的压力,如果可以,即便不是中产阶级,又如何呢?
同话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本站链接。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同话财经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