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规模及发行量均缩水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10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共98867.96亿元,较9月份减少了2373.94亿元,环比下降2.34%,同比增长43.24%,8月、9月连续两月突破10万亿规模之后,再次回落至10万亿元以下。
数据来源于央行
从构成来看,中小型银行的单位结构性存款占比一直都是最高的,10月份规模为44832.15亿元,占比为45.35%,大型银行的单位结构性存款占比最低,10月份规模为12718.2亿元,占比12.86亿元。大型银行主要以吸收个人结构性存款为主,中小型银行以吸收单位结构性存款为主。
从规模变化来看,今年1月份开始,结构性存款规模持续大幅增长,9月份达到顶峰。
结构性存款之所以会在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随着银行存款利率持续在底部徘徊,而老百姓理财意识越来越强,银行面临存款流失危机,存款规模增速大幅下降,10月份大型银行的存款总规模甚至较9月份萎缩。
但这并不是最主要原因,真正的导火索是2017年11月17日推出的资管新规意见稿,其中明确指出,银行不得开展表内理财,这也意味着保本理财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投资者对保本理财的需求并未下降,于是为了迎合新规,银行将保本的结构性存款当作保本理财的替代品。
不光是规模缩水,10月份结构性存款的发行量也明显下降。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10月份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295款,较9月份减少了47款。其中5月份开始结构性存款的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
结构性存款管理混乱
不过上述结构性存款发行量数据并不完整。目前结构性存款的管理并不统一,大部分银行将结构性存款纳入银行理财里面进行管理,尤其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门槛为5万元起(理财新规后部分银行降至1万元),首次购买必须到线下网点做风险评估问卷,需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对产品进行集中登记,在中国理财网能查到产品的信息。
不过也有少部分银行并不是这样做的,包括部分地方性银行、民营银行,在中国理财网查不到这些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的信息。此外,之前很多民营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不仅未在银行业信息登记系统登记,而且门槛仅1000元,首次购买也无需到线下网点面签。但此后由于涉嫌违规,三季度部分城商行、农商行以及所有的民营银行纷纷下架了结构性存款。
根据银保监会9月28日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而取得这一资格并不容易,很多地方性银行及民营银行均无此资质。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10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的主因还是与监管加强有关。
假结构性存款盛行
此外,“假结构性存款”依然盛行。结构性存款分为存款+期权两部分,既然是期权,就意味着挂钩的资产价格在未来是不确定的,产品的收益率也是不确定的,但是这些假的结构性存款,却设计了能够100%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收益规则。说白了,结构性存款其实就是定期存款,是银行高息揽储的途径。
今年5月份,曾传出监管叫停这种假结构性存款,但并没有收到什么成效,很多银行仍然打着“保本保息”的旗号去吸揽客户。
拿某股份制银行的一款一年期结构性存款举例。
这款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为1.75%或4%,起息日是2018年11月26日,到期日是2019年11月26日,如果在此期间,黄金价格上下涨跌幅不超过550美元,则可以拿到4%的收益率,如果上下涨跌幅超过550美元,则到期收益率只有1.75%。
稍微有点黄金常识的人都知道,一年之内黄金价格涨跌幅基本不可能超过550美元,所以如果储户买了这款结构性存款,几乎可以稳拿4%的收益率,跟目前保本理财的收益率差不多。
银行的这一高息揽储行为目前仍然在行规灰色地带。
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持稳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10月份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86%,与9月份持平。从近一年收益走势来看,结构性存款在4月份之前收益率一直在上涨,5月份迎来收益拐点,此后收益呈下滑趋势,近两个月收益则止跌企稳。
与银行理财相比,结构性存款的收益拐点来得晚一点,银行理财收益率从3月份便开始持续下降。
不过结构性存款的平均收益率并不代表真实的到期收益率,毕竟有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是“真结构”。比如10月份民生银行发行的很多结构性存款收益上限在6.25%-8.5%之间,这些结构性存款的到期收益率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仔细查看产品的收益规则。
不过总体来看,收益上限在4%以下的结构性存款,大部分都能极大概率达到预期的最高收益率。
受年末流动性收紧及银行MPA考核影响,预计年前这段时间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下跌的概率不大,不过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应该会在当前收益水平窄幅调整。
结构性存款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结构性存款市场目前存在以下两大乱象:
1、销售端应该划分在存款业务还是理财业务?
虽然结构性存款在会计统计口径上被划分到存款业务,但是在销售端却比较混乱,有的银行纳入银行理财业务进行管理,比如购买门槛和首次购买面签都参考银行理财,并且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登记,但是有的银行并未这样做,公开系统查不到这些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的具体信息。
2、假结构性存款能否成为银行的高息揽储利器?
受存款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约束,银行不得随意上调定期存款利率,而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的利率约束就要少很多,今年各大银行都在大力发行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而大额存单门槛太高,20万元起购,而结构性存款的资金募集群体主要就是中低储蓄水平的储户。不过假结构性存款到底能不能成为银行的高息揽储利器,这一点存在疑点。如果行业允许银行这么做,那么对于没有衍生产品交易资格的小型银行来说,这就构成了不公平竞争行为。
所以,结构性存款市场有待出台详细的监管细则,以规范市场发展。( 来源:融360,www.rong360.com)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融36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