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于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诸多知名学者及企业家就企业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及面向未来的价值重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论坛中,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发表了“面对未来的组织发展逻辑和价值重构”为主题的精彩演讲。陈春花认为,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技能而在于心性。
以下为演讲精编,文章未经本人审阅。
作 者:陈春花
来 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我自己深受德鲁克影响,在很多场合我说过人生受三本书影响特别深,这三本书让我整个人生产生很大变化。
第一本书是在我中学时读到的《居里夫人》,这本书让我很清楚的知道,其实只要努力,是可以实现梦想的。要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
第二本书是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这个是我大学时读到的书,这本书使我懂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人生是一场盛大的宴会,就看你怎么赴这个宴,另外一件事情是我懂得了什么叫中国精神,中国人在精神上的哲学气质到底是什么。
第三本书是在工作后,我决定转向管理。
当我决定转向管理的时候就必须找到一条路,能够支撑我不断在做管理研究时找到它的价值,我很幸运遇到了彼得·德鲁克的一本书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当我遇到这本书时,就像发现一个很独特的世界,我非常振奋。
最初这本书是很薄很薄的小册子,绿色封面,非常薄,我就反复读,反复读。
这本书中有管理研究和实践当中永远指引我的最重要的几项原则,比如说怎样作为管理者贡献价值,怎样能够真正懂得时间的意义,怎样能够把最重要的事情在重要的时刻呈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我作为一个管理学者怎样去理解理论跟和实践的关系,我就因此走上了研究路径。
这个路经一走走了多少年呢?到今天有26年了。在这26年中我坚持研究一个话题,就是中国企业自己的成长模式是什么。
为什么围绕这个去做?
当我第一次和赵曙明老师一起做十年研究时,他和我讲过一段话,说他去拜访德鲁克先生,德鲁克先生跟他讲:
中国的管理必须依赖于中国自己的管理人才的培养,技术可以引进、经验可以引进、资金可以引进,但是管理人才必须是本土化的,只有中国人才可以建设中国自己的管理。
我深受赵老师讲给我的德鲁克先生对他说过的这段话的影响,就持续做这个研究,把这个研究不断推向30年来设计。现在是第三个十年,研究成果仍继续在呈现还没有结束。
所以当华章跟我说,要设一个德鲁克中国管理奖的时候,我是怀着敬仰之心来参与,不能说自己作为评委能够说出一个标准,但是我认为我有足够的敬仰去参与这个奖项,这也是我很感谢今天能启动这个奖项并有机会去寻找对中国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作出贡献的优秀的人的原因。
我也接受大会的邀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面对未来,怎么去理解组织的主要发展逻辑,组织价值重构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一、面向未来:认知组织环境
今天一个最难的话题就是我们怎么认知组织环境,可能最近很多人听到我不断的在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最近我被问到最多的是宏观环境,说中美关系怎么样?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怎么样?民营经济发展会怎么样?
当熟人问我宏观环境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宏观环境有非常多的学者可以告诉你,我想讲一点点微观的环境。
对于我们做经营的人有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
从我自己认知的角度来讲,今天我们认知的环境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出于道德经对我的影响,我觉得可以用《道德经》描绘今天的互联网世界,第一个特征就是个体自我独立;第二个是万物互联一体。
今天比较特殊的一点就在于两个元素的组合,而这两个元素组合的特征都是非常明确的。
以前我们在讨论整个环境的时候,也许个体没有那么强,更多可能是去讲整个组织的概念,但是今天会发现个体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是很独立的。
我们不得不接受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所有人都是万物互联。
曾经一个学生讲故事说:在经济学课程里,有个考试题给学生问:芝加哥飘雪花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早年学生的回答很有意思,说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离得很远。但今天芝加哥飘个雪花对中国股市一定是有影响,而且影响非常巨大。
所以万物互联今天已经变得非常生动,这是你要了解组织环境的第一个变化,你要接受。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华章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