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榨菜销量上升,消费升级还是降级?背后真相更值得深思!

原创 同话财经  2018-09-10 17:36  阅读 2,320 次

今年以来,消费降级的焦虑,一直在蔓延,在关于消费降级的声音多了以后,就有人出来说,消费并没有降级,于是,演变成了“消费降级还是升级”的讨论了。

而近一段时间来,各大央媒也加入讨论之中,央媒的声音,大家也都听到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费降级”的说法是失之偏颇的。

那么,到底是升级还是降级呢?

一、到底怎样才算消费升级或降级?

人们天天在说消费降级,可能更多的理解是,因为房价的上涨,或者物价的飙升,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而收入增加的速度又比较慢,这就使得原本的高消费,变得不太可能,只能低消费了,通俗的理解,就是,过去每天在大酒店吃吃喝喝,如今,只能吃方便满就榨菜了!

然而,这就代表着消费降级么?

消费降级目前并没有权威的定义,但消费升级在经济学中有严谨定义:消费升级一般指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

用通俗的话说,消费升级的意思是,消费生态从有形物质品转向无形服务品、从注重量的满足朝着追求质的提升这一方向切换。

既然降级与升级的含义是相对的,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降级和层次降低,这里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消费生态是否从无形服务品转向有形物质品;

第二个,是否从追求品质向注重量的满足切换。

这里的两条,都是与消费升级相反的。

说的通俗点,在日常消费中,从过去主要追求服务类消费,转为主要消费有形物品,过去买东西注重质量,而现在注重数量,这就是消费降级了。

二、那么到底消费有没有降级?

从当前的媒体讨论和报道来看,说降级的大多是民间的声音,而说升级的主要来自于官方媒体。

说降级的,也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比如,在拼多多火爆的时候,山寨货大卖,让人们觉得,怎么突然一下子这些山寨货就有了市场,这就是消费降级的表现。再加上,上半年上市公司报表出来后,人们惊奇的发现,方便面和榨菜的销量大幅度上升,这给大家一个很直观的印象,是不是很多人都只能吃方便面和榨菜了,于是,大家惊呼,消费降级来了……

然而,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万元,城镇、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4万元和1.1万元。在居民消费支出中,依然是传统消费占据主导,食品、居住类消费占比分别在30%、20%左右,交通通信消费占比也超过10%,加上服装类和日用品类,传统消费占比约为78%,而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占比仅在20%左右。这说明,当前,我们老百姓的消费中,有形物品的消费依然占主导地位。

那么,这些年来,居民在无形服务品上的消费情况如何呢?

服务类消费,主要有文化、旅游、养老、家政等,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1.4%,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全国电影票房320.3亿元,观影人次达到9.01亿,分别增长17.8%和15.3%。

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支出增长了39.3%,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销售同比增长了9.7%。

包括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等在内的服务消费已经占到了国内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40%以上。

从这一点看,消费并没有降级。

再来看第二个方面,是不是大家的消费,从关注质向量转移呢?这个其实不是太好判断,很多人拿拼多多来做例证,因为拼多多上的商品大多只能满足量的需求,却不能说满足“质”的要求。其实也不完全如此,因为品多多的主要用户其实是农村市场,即便用户群广泛,拼多多只不过是在互联网上直观的反应了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状态而已。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至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而这一数字去年一直保持在10%以上。从单月数据来看,今年前7个月,仅3月份消费增速仍保持两位数,5月份消费增速一度降至15年来新低的8.5%。

虽然总体速度都在下降,但实际上,一些高端消费品的增速还是比低端产品高。

从这一点上看,总体来说,消费也没有降级。

三、方便面榨菜销量上升,背后隐藏了哪些真相?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消费没有降级。当然,上面的分析,也不能得出“方便面榨菜销量上升,不代表消费降级”这样的结论。但是,社会经济在发展,方便面和榨菜这种曾经被人们列为“垃圾食品”的东西,却销量暴增,这背后一定会有某些特定的原因。

首先,为何人们从方便面和榨菜的销量上,能想到消费降级?

这里,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并不是源自于方便面和榨菜,而在之前就有了,但是方便面和榨菜似乎又引起了新一轮的关注点。

追寻背后的原因,并不是人们对消费降级的关心,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焦虑。广大年轻人,在说到消费降级的时候,往往都会说到,因为高房价吸附了年轻人的消费力,其实就是将攻击方向转向了高房价,然而,高房价也不是焦虑的全部。

对于广大个体来说,房贷过重、租不起房、看不起病、养不起老、工作压力大,这些都是焦虑的方面;而对于社会层面来说,物价飞涨,并且远比工资涨得快,社会保障不足,社会资源分布不均衡,权利不受制约导致的不公,各方面的因素,都使得整体焦虑感,变得极为普遍。

而在不断增长的焦虑情绪面前,方便面和榨菜,成了一个燃爆点。

其次,方便面榨菜销量上升背后隐藏的真相。

在知乎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消费降级三驾马车方便面、榨菜、低端白酒是焦虑之下的哗众取宠」这样的说法是否经得起推敲?

文章通过对各类消费大数据的分析,对方便面、榨菜、低端白酒所代表的标签进行了归类。

作者提到了一本书,该书作者用 Google 搜索数据,去看哪一些关键词的搜索和失业率的相关性最大,结果有两个单词的预测性非常高。第一个单词是「Slutload」,一个黄色网站。第二个单词是「Spider Solitaire」,经典游戏,蜘蛛纸牌。

经过分析,作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1、关于房价与消费升级的关系。房价上涨与消费增长率有关系,当房价上涨,消费增长率会下降,但这一现象,在房价与收入比达到23-25倍的时候,就出现拐点,这个时候房价继续上涨,消费增长率反而上升。

通俗点说,在房价上涨初期,确实存在房价上升,越节衣缩食的现象。但在房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就开始放飞自我,大吃大喝了。

2、作者分析了方便面的销量,得出一个结论,方便面销量的增加与“低端消费人口”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从 2016 年到 2018 年,消费在城市之间的平衡度基本没有变化。如果从最低消费的城市开始计算,2016 年,消费量最少的 200 个地区占方便面消费总量的 10%,而 2018 年,也仅仅是提高到 13%。

3、通过分析京东方便面销量的增长趋势的同时,上海大众点评的订餐数量在不断下降,且价格也呈下降趋势,从 2017 年的每人 160 元甚至更高,到现在稳定在 150 以下,甚至向下突破 140。

还有另外一个数据显示,上海人在外面吃饭也越来越便宜了。当然,这种便宜,不是因为价格下降。

根据数据分析,从 2017 年 4 月到 2018 年 8 月,中低档餐厅(人均 100 元以下)的比例显著提升,从每个月占点评数量的 27.5%,上升到 43.7%。

中档和中高档餐厅的比例显著下降,从每个月占点评数量的 60%,到现在的 45%。

人均 300 到 1000 元的餐厅比例从一头一尾看基本没变,但从 2017 年下半年(平均每个月 17%)到现在稳定在 10%左右,也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下降。

在 2017 年 4 月,上海人若是要下馆子,有 73%去了人均 100 以上的餐厅。现在这个比例只剩 56%。

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结构性的变化,和方便面的销售量整体上升的事实放在一起,其实正是呈现出了一副高端餐饮被低端餐饮替代,被方便面替代的图景。

作者提出,方便面的特性也不仅仅是「廉价」,更有「独处时间多」、「就餐时间不合适」这两大标签。基于此,作者在这个结论时候,提出了一个大量的猜测,上面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在于商务活动量缩小。作者分析了机场客流和高铁人流,以及商务PMI数字,都很好的证明了这个结论的真实性。

「独处」、「在家时间更长」,都是这些商品的标签,而结合点评数据中发现的高端餐饮被替代的现象,我们猜测,商务活动量的减少,是其背后的原因。而航班数据和商务活动 PMI 数据的佐证,更加强了这个猜测的可信度。

换句话说,他可能既不能代表消费升级,也不能代表消费降级,而只是像「蜘蛛纸牌」和美国失业率的关系一样,从侧面呈现了这个冬天的寒冷程度。

同话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本站链接。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30220.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同话财经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