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身边的人,这一波楼市疯狂暴涨,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最赚钱的当然是那些房地产开发商啦。的确不错,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兴起,出现了一大批房地产开发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冲顶,在规模和利润都超越过去的制造行业,登顶500强名单前列,根据《财富》中国500强榜单,2018年共有55家房地产企业上榜,数量居各行业首位,不仅如此,而这些房地产企业的总收入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了超过19.6%的增长。
然而,在国家调控政策进一步趋紧,各种针对房企的融资政策收紧,使得房地产企业融资较以前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又是大资金需求的企业,据中原统计,截至6月27日,仅统计招拍挂市场的权益拿地金额,30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高达7594亿元。其中拿地超过200亿的房企就多达14家,而随着调控的深入,很多地方都要求现房销售,不得提前认购、预售,这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回笼进程减慢,资金压力更大。
除了融资难之外,2018年还是房地产企业偿债的高峰期,前两年货币宽松狂欢借的债,要开始还了。
海通证券统计,年初至今地产公司债总偿还量已高达1058 亿元,超过2017年全年偿还量699亿元。
假设回售行权总量中的40%需要在当期偿还,则预计2018-2021年地产公司债券偿还压力分别达到3720亿元、4264 亿元、4467亿元、4971亿元,2018年偿付压力已上升。
这一点,很多大型企业都预见到了这一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华夏幸福19.7%股权折价转让,碧桂园收缩三四线房产投资,还有很多企业发布内部文件,要求加快资金回笼,明显看出,各大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意识到,真正的现金为王的时代到来。
这不,近期一家A股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爆出,老板已经跑了,背负债务四十亿元。
随着这一轮房价暴涨,房地产企业跑路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记得在上一波,楼市行情到来之前,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尤其是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无奈跑路,很多地方留下了大量烂尾楼,很多至今也没有处理完。然而,经过多轮刺激,以及这一波的楼市上涨,可以说,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赚的盆满钵满,如果这个时候还跑路,就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了。
经历过前面一轮房地产洗牌的人都知道,地方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么转型,要么合并,基本都消失殆尽了,一般一个二三线城市也就几个当地的中型开发企业,排在500强榜单内的那些头部企业,绝大部分都已经渗透到三四线城市,他们无论在资金实力、楼盘的运作能力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同时,与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也更强,在这些企业进驻后,本地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要么跑路,要么转让,要么被收购。
在那一轮洗牌后,留下来的企业,大多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基本上在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两家生长于本土的开发企业,规模中等,熟悉本地环境,各方资源都较为丰富。
这次爆出问题的中弘股份(000979.SZ),其实就是一家中大规模的房地产企业,前两年公司财报显示盈利都在二到三亿元附近,而去年直接亏损二十五亿多元,2018年一季度已亏损了三亿多。
从今年上半年爆出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能看出来,这种断崖式的亏损已经表明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内部问题。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弘股份的很多项目都处在停工状态,自身的债务逾期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到六月份为止已经超过了四十多亿。
中弘股份2017年年度业绩亏损为25亿元,主要原因在于北京项目2017年度受北京3.17商办项目调控政策影响,御马坊项目和夏各庄项目(商业部分)销售停滞,2016年已销售的御马坊项目遭遇大量退房。在御马坊项目和夏各庄项目销售停滞后,整个中弘股份只有医疗、养老业务能够正常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六七月份开始停止向中弘股份提供贷款。
中弘股份的情况是目前中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从美联储宣布加息缩表的时候,就已经宣布了资金会逐步走向紧缩,虽然我国没有跟随加息,但是市面上的实际利率在不断升高,特别针对房地产市场利率都以百分之二~三十比例上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已是水涨船高,融资的渠道也基本被封堵。所有的房地产政策压力,远比世人想象的更严厉。
美元加息,资金成本提高,国内去杠杆持续推进,多个融资通道受阻,对于依赖大量现金流生存的房地产企业,或许,焦头烂额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同话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本站链接。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同话财经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