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素有“中国犹太人”之美称,因为他们都非常擅长做生意。义乌,一个盛产传奇致富故事的神奇地方,这里的人,能够把一件小小的商品,做到全国乃至全球第一,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今天袭小妹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位,就是靠着一根吸管,挣下上亿身家。
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
1965年,楼仲平出生在义乌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兄弟姐妹有6个。跟他同时代千千万万的义乌草根商人一样,早年的楼仲平也有过“鸡毛换糖”的经历。
为了维持生计,14岁的楼仲平辍学后,就跟着父亲去江西弋阳“鸡毛换糖”: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楼仲平每天走街窜巷,上门去收禽畜毛骨,很累很辛苦,却只能从中赚取一点点钱。
此后,他又辗转大半个中国,收过废品,卖过牙刷,摆过地摊,做过铁匠,搞过养殖……15年的时间,楼仲平在各种行业里尝试打拼,北到长春,南到北海,西到乌鲁木齐,都留下他奋斗的足迹。他形容,那时候的自己就像是“满地窜的老鼠”。
既然一无所成,就不能继续瞎折腾。1991年楼仲平结束了他的货郎生涯,选择回到义乌创业。
差异化竞争,“双童”问世
十几年的折腾也不是一无所获,他明白一点:千万不能小看任何一样小东西,再不起眼的小生意,只要方法对,靠薄利多销也能做成大生意。
1992年,义乌开始建设第二代小商品市场,楼仲平用仅有的2000元钱租了一个小摊位,售卖吸管。凭借活络的脑子,楼仲平的摊位做得有声有色,很快他就成了当时义乌十多家吸管厂的代销商。
不过,即使生意再好,楼仲平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路,此前十几年的动荡,让他迫切希望做一份自己掌控的长久事业。
1994年,年近30岁的他毅然决然接手了二手机器的转让,投身吸管业。
90年代的义乌,类似的小规模吸管厂已经多达二三十家,野蛮生长、同质化严重,而且大家生产的大多是最低端的大路产品,没有质量观念,更没有品牌观念,所有人赚的都是辛苦钱。
半路出家的楼仲平意识到,要出头,就必须走差异化竞争的路子。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楼仲平细心的观察下,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外包装印着一男一女两个儿童头像的吸管,会卖得特别好。
他觉得这是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他拿着这个包装,去工商局查询有没有人注册这个商标,发现没有后,他就立即花了2000元将这个商标注册下来,并取名“双童”。
双童商标的注册让楼仲平很快就得到了好处,因为商标受保护,很快市场上就没有人敢用这个双童图案了。一定意义上来说,楼仲平的品牌意识,为他开启了成功的第一道门。
日本考察,走上“匠人”之路
不过,做吸管最初的几年,楼仲平也曾无数次为自己的选择懊恼,尤其是在辛苦一年所得利润还不及厂房租金的时候,他甚至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但2000年的一次日本之行,彻底改变了楼仲平对吸管的认知,也促使他转变发展思路,让“双童”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楼仲平回忆说,他第一次跟随客户桑原道昭先生到日本考察业务时,去了奈良的一家一次性筷子工厂参观,这个小工厂只有十来台不算太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一二十个员工,但生产出来的一次性筷子却让他十分震惊:虽说是一次性筷子,却做得像工艺品般考究,包装更是极为精致。
当然,售价也很贵:五双包装的筷子,出厂价格竟然高达四百多日元,相当于人民币六元多一双,是国内同类一次性筷子批发价格的一百多倍!
为什么日本的一根筷子可以做五十年?为什么日本的一个小小企业能做出中国同等规模企业的百倍产出?
楼仲平很受触动,之后的十几年里,这家筷子工厂的“工匠思维”深深地影响了他。楼仲平深刻地认识到,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能创造的价值可能远超想象。所以“双童”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在“一根吸管”上。
“很多发达国家都有这么一群商人,他们家族企业几百年只生产一种商品,但却能把这种商品做成艺术品、奢侈品。”楼仲平说:“我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
如何把一根吸管做成艺术品甚至是奢侈品?这个想法或许有些天马行空,但楼仲平却对此有着异常坚定并清晰的规划和追求。“我做的东西你做不了”,这就是他的追求。
从各种动物造型的卡通吸管,到内嵌风轮不停旋转的风车吸管,再到帮助老人和病人吸饮不会回流的省力吸管……简简单单的吸管,却承载了不简单的消费需求,这就是极致。
短短3年,楼仲平就研究出了37项专利。吸管的价格,也从一根一分钱,卖到一根2块钱。而在婚礼场合调节气氛的“爱心吸管”,零售价居然卖到了8元一根。
如今的“双童”,拥有全球塑料吸管行业三分之二的专利,绝对称得上吸管行业的领导品牌。
看似毫无开发价值的吸管,在楼仲平“匠心”精神的钻研下,几乎成了一件承载太多想象的艺术品。楼仲平的成功,是中国制造的时代传奇。
功成名就的楼仲平,偶尔回想以前折腾过的20多个行业,他很感慨:虽然当时一事无成,但并代表那些事情有多难做,或者做不出什么成就,而是自己没有坚持下去,没有发掘到它们潜在的价值。成在吸管,但曾经的所有付出,都是成就他一鸣惊人的“砖瓦”,感恩曾经,感恩苦难。
这是一个想象力爆棚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所谓“匠人”精神貌似过时,但真正能成功的那些人在复盘自己的曾经时,一定会说,是责任、是专心、是专注、是精益求精成就了我。(来源:融360,www.rong360.com 作者:袭小妹)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来源:融36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