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是一种思维!

转载 信贷风险管理  2017-12-31 11:57  阅读 1,747 次

文丨聂浩,来源丨信贷风险管理(xdfxgl01)

本人从事风控工作4四年,主要从事个人信贷风控工作,今天跟大家聊聊工作中的一些心得,望大家多多指点。

这里是标题审核模式的优化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风控作业模式分为信贷工厂模式和IPC模式,两种模式的优缺点相对比较明显:

信贷工厂模式审核效率高,单件成本低,但是由于风控手段主要以交叉验证为主,产品多以非场景类为设计依据,故坏账偏高。后期催收压力较大。

IPC模式效率相比较信贷工厂模式略低,单件成本高,但是由于实地尽调,相对信贷工厂模式坏账较低。

实地风控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核实专款专用的事实。

总结:两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相互借鉴,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弥补。

信贷产品开发思路

风控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仅局限于风控工作的执行层面,而是贯穿整个业务跳线。

目前市面上主流产品仍为工薪类及商户贷款类,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后期会陷入价格战。为了避免价格战,后期产品设计可以更多的切入到使用场景当中去。

如:电商由线上转移到线下的过程中产生的用款需求,借助其他品牌对终端客户资质的初审来筛选客户,同时又可以达到核实借款用途目的。

又如:VR产业链的扩展,光伏产业链,婚庆产业链等等,由产业链上游提供暗保,规避系统风险,后期可以通过各个产业链的数据获取建立技术壁垒,尽可能的规避价格战。

信审人员的培训

目前基层审核员工多位行业新人,培训主要还是针对基础知识,如征信的判读,流水的识别,电核话术,面试四大部分,管理者可以将基础内容进行标准化,制作SOP,按照SOP进行培训及实操,减少主观干扰同时提高人员培训成本,同时为后期的标准化审核做准备。

信审的绩效管理

目前针对个人信贷审核,工资结构为底薪加绩效,绩效一般同底薪。由此以来会产生信审人员为了规避逾期风险(影响绩效),将介于临界类的客户全部主观拒掉(其实是以拒件为目的的审核),由此会产生业务端压力较大(尤其针对有上市计划的公司),我们是否可以制定一些量化标准,如信审人员可以允许一定量的逾期率,具体指标视各阶段业务状况而定,同时减弱由于谨慎而导致的拒件率过高的问题。

业务薪酬结构

道德风险也是风险控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本人所已知的某公司西北某门店,2016年新开店3个月,即被骗贷群体薅干了,主要骗贷案例均来自其门店一位团队经理之手。

目前政策层面已经在推动行业从业人员备案登记制度,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我们是否可以按照631的提成发放模式进行操作,成交时发放60%,贷款结清时发放30%,离职时发放10%(可以理解为保证金制度),以此从某种程度上规避道德风险。

新开门店的风控

大家都知道新开门店的风控压力较大,因为新开门店由于要打开当地市场,获得知名度,所以会审核会给予一些宽松政策,正是由于存在这个漏洞,往往导致新开门店逾期指标飙高。

应对之策:

1),增加实地尽调,目的是排除恶意骗贷群体。

2),按照631的薪酬结构进行操作,目的规避部分道德风险。

3),前期当地同业数据排查,目的参考同业风控指标,了解当地客户质量。

4),APP端数据获取排查,目的排除负债高还款能力及意愿较差的人员。

催收技巧

目前催收只要以电催为主,上门催收为辅助,最后才是走司法程序,部分产品由于地域距离及成本考虑只能电催。

电催过程中有很多失联情况出现,我们可以户籍查询,借助第三方进行发催收律师函的形式进行催收,尤其是针对未婚的年轻群体。

针对一些单件额度较高的产品可以进行属地化催收,如装修贷款等等。

第三方征信的使用

在对客户进行审核同时,借助第三方数据做交叉验证,针对第三方数据反应的同业负债做重点审核。

同时要加强客户端APP数据获取能力(前提是客户端获取收据权限必须获得客户允授权),对客户多维度的进行判定。

总之,风控是一种思维,不仅仅是在风控的工作中,即使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风控思维对自己做人做事也是大有裨益的,祝大家工作顺利,谢谢!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信贷风险管理(xdfxgl01),如需转载,请关注后申请授权。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2857.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信贷风险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