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贷后管理存在的6大问题及5大防范措施!

转载 信贷风险管  2018-06-13 07:28  阅读 1,421 次

出品:信贷风险管理,作者:余国胜 贺向进

近年来,农商行信贷业务迅猛发展,信贷规模持续膨胀,为支持县域“三农”事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及农商行自身业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信贷营销工作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贷后管理工作十分滞后,“贷后管理”变成“事后管理”,新形势下农商行加强贷后管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一、农商行贷后管理形势分析

1、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风险加剧

当前,宏观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面临存量风险面临释放带来的挑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至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为4.1%,远高于其它商业银行,给农商行有序运行带来较大威胁。同时在中国正处在金融周期逐步接近顶部的时期,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农商行更应该对于信贷规模迅速扩张中的风险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

2、“强监管”要求银行加强贷后管理

为督促指导商业银行加强贷后管理,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2009年以来,银监会相继出台了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明确要求银行对其贷后管理给予充分的关注,且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贷后检查措施来有效防范风险的出现。然而,长期以来多数银行重贷轻管或者只贷不管。2017年,银监会连续开展“三三四”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开启了中国银行业强监管时代。有一大批银行被处罚、重罚的直接原因就是“在信贷业务中,未按规定开展贷后管理”。

3、少数农商行违规放贷死灰复燃

今年以来,在银监会开出的罚单中发现,少数农商行违规放贷现象死灰复燃时有发生,个别员工违规行为有所抬头。经事后检查分析发现,除贷款调查、审查、审批不到位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贷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且均由经放人员“自我贷后”,导致违规现象长期不能被发现,助长了少数信贷人员的侥幸心理。

二、农商行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信贷风险不易把控

目前宏观经济依然处于复苏阶段,“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潜在风险难言见底,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民间高息融资风险显现,涌现出众多客户“跑路”的现象,导致信贷风险更为复杂、更加难以把握,贷后管理难度明显上升。

2、信贷人员素质欠缺,不能及时识别风险

一方面,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充分的风险管理知识,风险水平较低,缺少对风险的前瞻性管理,无法对于客户运营管理及所在行业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有效识别;

另一方面,少数客户经理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为了保住“有问题”的客户,不惜在贷后管理中有隐瞒事实,掩盖风险,从而促使信贷风险处置的难度明显上升。

3、信贷人员数量不足,疲于应付各项工作

当前农商行客户经理普遍面临销售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日常事务多,还要应对各种不定期的检查,很难抽出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贷后管理。与此同时,农商行信贷规模逐年增加,信贷品种日益丰富,客观上导致客户经理贷后管理流于形式。

4、出于维护客户需要,不愿过多揭示风险

目前,银行业竞争呈现出愈加白热化的趋势,对于高质量客户,各家银行均想要将其发展成自己的客户。往往这些企业贷款还没到期,银行就主动上门为他们办理续贷手续,以确保客户不“流失”。从而造成某些时候为了维护客户,即使知道客户存在某些潜在风险,但是客户经理通常不会如实反映,担心会对于客户的续贷产生影响,导致贷后检查内容与调查报告高度吻合。

5、贷后管理办法落后,客户经理难以操作

目前,农商行实施多年的贷后管理办法存在同质化、兜底条款多、操作性不强、内容多而杂等问题,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信贷管理制度繁多,对同一业务动作,不同的制度之间甚至出现“打架”现象,客观上造成信贷人员难以操作。

6、贷后检查内外不分,风险类别混浠不清

多数信贷人员只要谈及贷后检查,首先映入其脑海中的就是检查贷款客户,此种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实际上贷后检查分为两个方面,既要“外查”,也要“内查”。“外查”即对于客户实际情况加以检查,包括运营情况、申请贷款的资料的真实与否等,是对信用风险的检查;“内查”即对于内部贷款手续的检查,主要包括贷款三查环节是否到位、流程是否合规等,是对操作风险的检查。“内查”和“外查”构成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混淆,更不能交叉。

三、农商行加强贷后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转变“重贷轻管”观念

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管理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贷后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客户的“苗头”性风险,提早介入,提前处置。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贷后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客户其他金融需求,向他们提供增值服务,降低客户流失率。信贷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具有的价值与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妥善处理好贷款营销与风险防范之间的辩证关系,把货后检查真正落实到位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贷后管理办法

农商行相关部门应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依据贷款风险大小、金额大小、表内和表外、担保方式、是否诉讼、十级分类等出台差异化、可操作性强的贷后管理办法。

(三)充分运用好客户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对客户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功能的拓展,流程化、系统化贷后管理环节的各项操作,明确责任,提高效率。客户经理要根据风险预警系统提供的不同信号,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对信贷风险作出准确判断。对于客户的风险点展开实时追踪,充分掌握客户所属行业、上下游以及其自身目前的运营情况,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出现。

(四)加强客户经理队伍素质提升

一方面要建立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制度,依据其综合素质、历史表现、风险偏好确定相应等级,依据等级来设置业务权限,明确其具体能够管理何种类型的客户,定期进行考核、调整,实行末位陶汰。另一方面,要加强日常业务培训,提升信贷人员对风险的识别、监测、预警、处理的能力。

(五)创新贷后检查方式

一是换人贷后检查。信贷管理部门要组织不同信贷人员换人交叉贷后检查;

二是创建年检制度。制定标准化贷后管理作业流程,固化贷后检查模板,每季度组织机关人员下基层开展一次集中贷后检查,确保一个年度实现对所有贷款贷后检查的全覆盖;

三是组织飞行检查。信贷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等依据日常经营中发现的苗头问题,结合监管部门查出的各类“问题”贷款,不定期前往所在网点或者客户经营地(住所)开展飞行检查,对发现贷后检查或复查有问题的贷款,要进一步排查管户人、经放网点、客户所属行业其他贷款,严查道德风险、区域风险、行业风险,对风险问题早预警、早处置。

本文经授权转自信贷风险管理(xdfxgl01),如需转载,请关注后获取授权。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21511.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信贷风险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