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违规的判定方法有哪些?自律处罚代价究竟有多大?

转载 来源:885财经  2018-06-10 14:23  阅读 1,281 次

债券违规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债券违规?债券违规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016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截至11月29日信用债券存量达18.8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96%。伴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债券市场不断创新,如波兰政府、加拿大国民银行、中芯国际等国际机构纷纷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熊猫债,人民币债券不断走向国际化,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在这过程中,市场机构参与者对熊猫债评级方法、本币外币评级等相关业务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也蕴含一定的风险和“黑天鹅”事件,如中钢集团18次延期回售“10中钢债”,海南交投、宣化北山拟提前兑付,江苏飞达因经营困难下调其未到期债券票面利率等引发市场对债券违约界定及对持仓债券投资价值影响的思考。

每一个债券市场风险事件的背后,都蕴含着相应的信用基础知识和评级技术规范。如何界定违约、如何分析违约率、如何检验评级质量、如何理解评级定义和符号……这一系列评级的基础、本源、要素,就如同基因一样,影响着评级结果、信用观点这些外在表现形式。对基因的不合理解析,容易导致对信用风险的误判甚至引发错误的投资决策。拨开迷雾、追本溯源,正确解码评级基因,为分析、判断、处置信用风险提供标准工具和科学依据,意义重大。

自律处罚代价有多大?

和证券业、银行业动辄开出上亿乃至数十亿元罚单不同,银行间债市是通过自律处分方式予以惩戒。虽然不是行政处罚,但是触碰底线的代价同样不菲。

“以业务资格暂停为例,看起来是暂停半年一年,之后就可以恢复业务资格,但实际上不少机构只要超过一个月不能做某一项业务,就很难留住相关团队的人才、骨干。随意触碰规则底线的代价是很严重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承销商人士告诉记者。

被暂停业务的违约企业不在少数。仅2017年一年内,交易商协会就对大连机床、中城建、春和集团、山东山水、亚邦投资和国裕物流等违约企业分别给予公开谴责、严重警告并暂停业务,对南通二建等定期财务信息披露屡次违规企业给予警告并暂停业务。

发行人违规行为处分也会产生一定后续影响。“最近几年,信用债券风险暴露有所增多,为防止‘踩雷’,我们在投资信用债时,比较关注发行人的历史是否‘清白’。”一家资管机构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会定期关注监管机构的监管动态,对于受到交易所或者银行间市场纪律处分的发行人,特别是因发行材料披露不完整、募集资金使用违规、重大事项披露不及时而受到较为严重处分的,投资由它们发行的债券就会很谨慎。”

其实,上述资管机构的谨慎不无道理。作为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发行人成为受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次数最多的主体。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的所有被处分机构中,发行人数量接近270家,占比超过八成。

2018年至今,已开出的3张自律处罚单,均涉及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20819.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来源:885财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