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市场调查:诱惑不断 有平台提供”隐性贷款”

转载 法制日报  2017-12-22 09:26  阅读 925 次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赵丽

有网贷平台放贷不上征信记录,“洗白”服务,短时间制造完美征信,现金贷”市场依旧暗流涌动。

调查动机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这是中央对防控金融风险的又一次具体表述。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暗藏的风险日益显露,监管部门不断调整政策加强监管。12月1日,央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银监会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剑指“现金贷”业务背后“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

整顿“现金贷”工作已开展一段时间,目前“现金贷”市场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我印象中是几万元,具体多少没有算过。可是,当打开一个个平台的记录仔细计算后,我傻眼了,没想到不知不觉已经欠了13万元,这是一个我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24岁的王宁对自己实际欠债的金额感到不可思议。

王宁在山东省青岛市经营一家母婴用品店已经3年多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没挣多少钱。现在,王宁整天面对13万元的“现金贷”债务压力,她希望尽快“上岸”。

就在王宁通过网贷平台借款的这3年,“现金贷”一直保持着“野蛮生长”态势。这一态势在今年10月,以趣店成为在美上市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为标志,更是达到顶峰。

12月初,关于“现金贷”的监管政策出台,“现金贷”平台整体收缩。在没有新的贷款周转的情况下,像王宁这样深陷“现金贷”,挣扎着想要“上岸”的人,比比皆是。

对于王宁这些办理“现金贷”的人来说,“下水”意味着借钱度日,“上岸”则指还清债务。

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监管政策下,在借款者还与不还之间,还有不少门道。

有网贷平台提供“隐性贷款

年终岁末,不少人都会收到来自各种贷款平台的短信。此类贷款短信大多声称可以快速申请最高额度50万元的贷款。

记者点开一条贷款短信里的网址,发现其中罗列了多家线上贷款App的链接。随机点开一个名为“××贷”的链接,在填写手机号和验证码后,记者进入贷款申请界面。在选择了50万元贷款额度后,记者按照网页提示依次填上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工资及社保公积金状况、征信状况等个人信息,点击申请贷款按钮后,马上就有自称客服经理的人拨通了记者留下的电话。

这名客服经理姓李,自称是某网上贷款公司的高级客户经理。当记者问起“××贷”与该公司的关系时,李经理解释说,“××贷”只是个平台,该公司是家上市公司,贷款的钱是通过公司走的。

记者表示想申请1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李经理热情地帮记者规划了贷款流程,“我们这里不收任何服务费用,利息一般是0.78分到1分左右,按月还款。如果借10万元,一般办36期,就是3年还清,一个月平均下来还3500元左右”。

当记者问到具体需要什么材料时,李经理称他们的审核速度很快,只需要申请人提供身份证、公积金卡、工资卡以及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即可,并且可以保证当天交材料,当天就能将钱转到记者的银行卡上。

当记者问到还款问题时,李经理说,一般每个月还款日前三五天,客服人员会电话提醒客户还款;如果逾期不还,客户需要按合同规定交纳一定的罚息,罚息一般与银行信用卡罚息相同。

记者提出对个人征信状况有所担心,李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专业做小额贷款的公司,钱是公司放给客户的,“不走银行,所以不会在个人征信记录上显示出来,当然也就不会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算是隐性负债”。

关于无抵押贷款问题,记者同时联系到一家线下贷款公司。这家公司称其专业代理办理各种银行贷款业务。记者同样提出申请10万元贷款的要求,这家线下贷款公司客服经理孙某说,可以办理36期的分期,走银行的贷款程序,利息在0.7分左右。

申请通过后,贷款需要几天到账?孙经理说,最多3至5天,但是需要向他们公司一次性交纳4000元手续费。届时客户只需携带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工作证明、工资流水等材料,与他们一起到银行,他们会帮助客户做好贷款办理手续。“贷款都是通过银行放款,所以会出现在个人征信记录上”。

“现金贷”诱惑不断“多头借贷”

通过手机收到的各种贷款短信,不管是通过网贷平台还是线下贷款公司,个人申请“现金贷”都非常容易。今年31岁的卢伟(化名)也有同感。

在北京当建筑工人的卢伟从没想过,钱会来得如此容易。对于“现金贷”,他一直将信将疑,真正往前迈出一步,是因为收到一条短信:“你有5000元额度未提取,请点击。”

轻轻按下手指,卢伟进入一家“现金贷”平台,要求获知他的定位和身份信息,随后又让他开放了访问手机通讯录的权限。

5秒钟后,卢伟借了1000元。扣掉名目繁多的手续费,真正出现在银行卡里的只有920元。

“拿到钱后有一种感觉。”回忆当时的情形,卢伟说,“就像在沙漠里走了两天,突然发现眼前有一片水池子。”

拿到贷款当天,卢伟买了3包芙蓉王香烟,花了90元;与妻子一起吃了顿烧烤,花了80元;充了300元的网吧费用、交了100元手机费;还了之前欠工友的200元;还去超市买了鸭脖子和啤酒。

“第二天醒来,一摸裤兜,还是个穷光蛋。”卢伟说,1天时间,他将920元贷款花得精光。

发工资那天,卢伟向平台还款。“7天时间,借1000元得还1100元”。由于这次还款及时,卢伟的借款额度被提高到了1500元。“如今回想起来,这就是一个陷阱,引诱你继续借钱”。

五花八门的“现金贷”App,让卢伟开始不断借款。

卢伟用“现金贷”的2500元买了新手机,手机里安装了40多个“现金贷”App。这些App有一些共同特点:审核简单,操作便利,到账迅捷。

从2016年3月第一次借1000元,到欠下23个“现金贷”平台7万元,卢伟只用了4个月时间。其间,卢伟不能按时还款,开始收到各种催债短信。工地老板找到他,让他解决好债务问题再回来打工。

卢伟粗略算了下,他一共欠了23个“现金贷”平台两万多元本金,算上利息一共要还7万元,假如每个月省吃俭用还2000元,需要还3年,这还不算利息继续增长的费用,“只能说是遥遥无期”。

没钱的时候,卢伟就在网上四处打听,看哪里还能贷款。

最近,卢伟的盘算落空了。“现金贷”平台不再受理他的贷款申请,理由是“信用额度不足”。他意识到,“我可能被‘现金贷’平台列入黑名单了”。

还有不少人像卢伟一样被列入黑名单。征信机构凭安信用的“现金贷”行业风险指数显示,今年下半年,“现金贷”行业风险进入上涨区间,并在6月、7月、8月持续维持高位,其中峰值数据达到近350‰,即在15天之内,借贷人在各“现金贷”平台(仅指与凭安征信合作的100多家“现金贷”平台)的重复申请率达到近35%。这意味着,在被查询的借贷申请人中,每100人中就有35人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现金贷”平台申请了贷款。

借贷平台出现逾期率增加焦虑

卢伟说,他现在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黑户”,也就是征信系统中的“老赖”。不过,他最近听说,“黑户”也能“翻身”。

根据卢伟的介绍,记者在网上发现不少关于修改个人征信报告的网帖。

在一个名为“黑户,求洗白”的网帖下,许多人回复了诸如“洗白加微××”“加q洗白”之类的字眼。记者随机选择了一个声称可以帮忙“洗白”的网友的QQ,添加好友申请马上被通过。对方很热情地询问记者需要什么样的“洗白”服务。记者提出想修改信用卡的逾期记录,对方表示很简单,但是修改后的征信报告记录只能保存7天,要抓紧时间下载打印。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为什么只能保存7天时,对方表示,银行内部信息无法彻底修改,他们能提供的只是暂时的覆盖,也就是用技术手段覆盖掉原来不良的征信记录7天。在这个时间段内,客户可以拥有一份看上去完美无缺的征信报告,7天的时间足够用来申请各种贷款。当谈到价格问题时,对方表示,600元搞定全套,但是要先付200元定金。

此后,记者在某网络交易平台的搜索框中输入“征信 修改”等关键词,搜出许多“改征信”的店铺。

记者随机进入其中一家店铺。在向客服提出修改征信报告的需求后,客服立即要求加微信私聊。添加了客服的微信后,客服首先询问记者修改征信的用途。记者回复用来贷款后,客服表示银行内部的征信记录改不了,只能做一份好的信用记录报告,一份报告的价格根据具体修改内容决定,大概在350元至600元左右。客服还很热心地告诉记者,别相信网上有人说的可以永久修改征信报告,那都是骗人的,因为银行内部系统的东西根本没法改。

尽管有各种“洗白”服务,但左思右想之后,卢伟还是决定不再借款,“慢慢想办法还钱吧”。

当然,真正让卢伟放弃“洗白”征信记录不再贷款的,是因为最近催债的“逼得没有那么紧了”。

的确,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明确叫停金融机构的“助贷”模式,严禁“砍头息”与暴力催收。

在整顿之下,大量“现金贷”平台出现还款逾期率暴增的情况,这些平台一边大力催收,一边“捂紧口袋”减少放款。数量庞大的助贷机构则陷入焦虑——它们既无牌照傍身,又无法从事风控等核心业务。某大数据公司的商务人员向记者透露:“临近年底,我们找曾经合作过的‘现金贷’平台续约,有不少都关门了,没有关门的几家也都不确定是否还能干下去。”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减少还款逾期率过高带来的损失,部分“现金贷”平台反倒有些“低三下四”。12月10日,一家“现金贷”平台发布公告称,为了缓解用户还款压力,即日起主动还款的用户可以享受利息、罚息减免政策。更多平台则选择通过报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引入仲裁委员会“先予仲裁”机制等手段来减少用户的恶意逾期行为。(制图/李晓军)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1942.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法制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