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是个古老业态,但有些事,我们不应从“虫吃鼠咬,光杆没毛”说起。
在改革开放之后,说起典当“老”,它老在资历上。
举个简单例子——当前,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描述自己所能解决的金融需求时,往往爱说满足客户“短小频急”融资需求,而在宝瑞通这样的典当老店,这是十年甚至更早之前的宣传思路了。
那时互联网金融还没有登陆中国,即便一笔消费贷,客户到银行排上一个月的队等审批也是常事。
不错,有人会说,小贷公司那时也挺多,但小贷公司的受众和典当行存在差异,它更倾向于解决“三农”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之小,与典当行通过抵质押解决的小额融资不能同日而语。
因此,那个时候,典当行发展很快,环境也好。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典当企业,以宝瑞通的成长经历看:1997年成立,到2007年第一个十年,虽然铺门店的速度并不算快,但规模发展一直是几何形增长,换句话说,那时典当行也站在风口上。至2006年,宝瑞通已增资至1.7亿元,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典当行。
时势造英雄,在民间融资这个词汇还与地下钱庄划等号的年代,宝瑞通一手托着银行,一手托着优质资产,凭借现在一个热词——“线下爬虫”,当年叫实体店铺的推广,在小额贷款市场颇有一席之地。
但,风水轮流转,就怕搅局人。2007年,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拍拍贷在上海成立。现在在互金圈颇有分量的宜信公司,当年也已经出现,虽然其定位还只是财富管理。这个搅局者出现的时间不太理想,因为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要依托PC或移动终端,但那时,这些东西在国内的普及率还很有限,所以,同一个年代里互金虽然出现但不温不火,反而是以宝瑞通为首的典当行,在所属区域内加紧落子,线下门店全线开花。
情况不妙出现在2010年以后。
乔布斯的苹果手机让中国年轻人疯狂,各种APP出现让社交变得不一样了。开始是微博,后来是微信朋友圈,现在,我们甚至可以将朋友圈点赞的数量视作一种社交货币了。
在这种情况下,小额融资这一原本被压抑的金融需求,瞬间放大。比起抵质押,刷脸带来的信用贷款又快又好,典当行在当年一举跑赢小贷公司的最大优势,此时变成了成长的负担。
换句话说,虽然从古至今金融逻辑只有一个——经营效率与风险,但在互金面前,典当是个“新兵”,不是没有大数据,也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甚至在风控上远胜过这些互金“毛小子”、可以和银行比肩,但风口转向,互金说,谁不改变,我就要颠覆谁。
痛,来自外部,或者也来自内部。应对浮躁,宝瑞通的坚守很多人都看到并读懂了。
同样,对手也有致命软肋。在很多网贷平台投资者那里,有一种观点令人不安——即便你把平台包装的天花乱坠,但作为投资者,我的想法是,只要你不跑路,就是好样的。
这就是信用贷款这枚硬币的“背面”,你要快、你要频,凭什么?刷脸刷的是什么?在全社会又开始热议“AI”,也就是人工智能在防控金融诈骗时如何英明神武之际,又有多少人知道,刷脸给额度的两条密钥,仅仅是年龄与性别,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女性贷款额度会更高,但人工智能并不聪明,和区块链技术一样,如果你一开始就骗了它,比如拿了别人的照片去刷脸,那么原始的数据记录就是错误的,即便后期有数据互验,但贷后风险依旧难以控制。
这种背景下,你能说,抵质押贷款已经没有“痛点”?笑话!
马云喜欢说“大话”,当年的颠覆论出自他口。但这两年,马云旗下蚂蚁金服历任CEO口中不再是颠覆论,齐刷刷地换成了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业深度合作。为什么?再好看的马甲也有要脱下来的时候,互联网金融远远没到要谈规模的年代,它还有很长的一段合规之路要走。
典当行不一样。即便今天,它的生命力依旧顽强,并且有着当下满足金融需求的各种“痛点”。
线下门店是个宝,可以促进融资服务实现O2O闭环。
第二,风控模型过硬,这是银行业赋予典当行业最大的红利。
第三,大数据多而广,只要悉心加以分析,用起来得心应手。
第四,专业人才多,各领域的“金融经纪人”是笔财富。
但同时,有几个问题,典当行必须注意。
要尽量迎合年轻人融资习惯和需求,互金管这些叫做场景,但它们有时为了金融服务,生造出来一个场景。典当行也要关注场景,要跳出现在的房、车、珠宝奢饰品,看看还有没有更多的场景,或者说可以认定的抵押物,比如比特币。
要保证资产端的真实和安全,这是基础,也是命脉。
第三,不要想着包打天下,“功成不必在我”,要精心悉心,打造百年老店。
期待宝瑞通的第三个十年,精彩,不一样。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慧聪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