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杨村走麻石路瞧清朝老当铺 圩镇最气势建筑物

转载 惠州日报  2018-03-18 21:05  阅读 2,444 次

  朱云记当铺的一面墙壁基本没有窗户。
朱云记当铺的一面墙壁基本没有窗户
在从前陆路交通尚不发达的时候,遍布在各地村头村尾的河流,成为当地人运送货物的主要通道。在河流边建设的圩镇,也成为当时村民交易物品的主要集散地。博罗县杨村镇原来的显村圩,就是因为靠近杨村河繁华起来,也随着陆路运输的崛起而衰落。显村圩镇曾经的繁华,成就了曾经是博罗最大的一间当铺——朱云记当铺。来到如今的显村社区,仍可以走走建于明清时期的麻石路,还能见到7层楼高的“朱云记当铺”,感受当年当铺兴盛时人声鼎沸的光景。

古码头边“三乡一圩”热闹非凡

近段时间雨水不断,杨村河水有了明显上涨。河水湍急,很是壮阔。河岸边翠竹下,停着一艘带篷的小船,构成了一幅水墨风景画。杨村河从古至今滋润着河岸两边的居民,河水依旧给村民带来财富。

从前,杨村一带居民日常用的物资和农产品,都是靠水路运输进出。因为靠近河边,来往运货船只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货运码头,码头旁边就形成了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显村圩的圩镇。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个码头和圩镇,在明代崇祯年间就有了。“以前我们这个圩镇非常热闹,由于周边乡村没有圩镇,那些地方的村民都是来这里赴圩(赶集)。”博罗县杨村镇政府工作人员说。

显村社区原来被称为显村乡(后与杨村乡合并为杨村镇),周边还有桔子乡、獭子乡等乡镇。因为桔子乡和獭子乡没有圩镇,这些地方的村民都来当时的显村乡圩镇赶集。显村圩镇被当地人称为“三乡一圩”,所以更是兴旺。

显村圩街道原来由清一色麻石条铺就

显村圩的街道,原来是清一色由麻石条铺设的道路。当地村民表示,麻石路很早就有了,只是后来进行了扩建。与周边的土路和水泥路相比,这麻石路有着一种厚重感,踩踏的人多了,麻石愈加光滑。

麻石路从河边古码头一直延伸至公路上,中间有些地方用水泥进行了修补,麻石路目测有3米多宽。麻石路的两边都是民居,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民居就是圩镇店铺,到了 “圩日”(显村圩日为2、5、8),打开门就成为商铺。在麻石街一头,记者看见一间瓦房,房子窗台边有一块用红砂石建成的石台面,根据惠州传统说法,这类石台面被称为“铺铡头”,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柜台,能摆卖所售的物品,又不影响家人进出。

在麻石路街边一块空地上,晾晒有不少衣服。当地人告诉记者,这块空地就是显村圩镇主要圩场,到了圩日,周边村民就挑着农产品来这里叫卖,然后从麻石街两边的店铺购买日常用品回家。这块空地上的民居,一楼大门基本上都是由几扇木门或铁门构成,比常见的住宅门要大很多。

由于陆路交通的发展,加上原来广梅公路的改道,显村圩逐渐没落,如今,也只是周边一些村民来赶集,规模比从前小了很多。古码头也随着水运量的减少而废弃。

朱云记当铺像座碉楼,是目前博罗县发现的最具规模的当铺

原来的显村圩,除了麻石路外,还有一座非常显眼的建筑,这栋建筑就是目前博罗县发现的最有规模的当铺。这座当铺修建于清道光年间,是由当地朱氏家族的朱萃瑛出资修建,被称为“朱云记当铺”。随行政府工作人员说,到目前为止,这座当铺也是圩镇最有气势的建筑物。

7层楼高的朱云记当铺从外观看非常像一座碉楼,在周边低矮的建筑中显得高大雄伟。记者发现,这栋楼有一面墙壁基本上没有窗户,只有墙两边有类似枪眼或瞭望孔之类的狭窄长条型“窗口”,另一面墙长条型“窗口”比较多。

朱云记当铺,从事典当行业务,至解放前才停止使用。据了解,当铺原来有营业铺面和仓库,如今记者看见的是当铺的仓库部分 (即当楼)。当楼的一至四层为夯土墙,五至七层为青砖墙体,室内用木板铺设楼面,每层设木梯。

杨村盛产水果

杨村全年平均气温为21℃左右,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适合多种水果生长。一直以来,杨村的水果名气极大,从原来的杨村柑橘,到如今的番石榴、杨桃、青枣、火龙果等,十几种水果远近闻名。杨村的番石榴,在外观、口感、营养等各方面均大大超越普通番石榴,因番石榴种子的铁含量为热带果实中最多的一种,吃番石榴最好能连种子一起细嚼慢咽。番石榴的叶子用处也极大,因为番石榴的叶子具芳香气味,只要将叶上的绒毛去除,蒸晒之后可作茶叶的代用品,客家人常用的“常香茶叶”,就是番石榴叶子做的。用新鲜的番石榴叶子煮水洗头,可以使头发黑润柔滑。(来源:惠州日报 朱如丹 陈春惠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10764.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惠州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