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中国最早的典当行

转载 北京日报  2018-03-18 21:03  阅读 3,552 次

寺库:中国最早的典当行 综合 第1张

寺库:中国最早的典当行 综合 第2张

▲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老北京民俗展中的还原当铺

“东平大押”典当博物馆中展出的旧当票。

寺库:中国最早的典当行 综合 第3张

广州“东平大押”古碉楼。这座碉楼造型的当铺旧址建于清代,俗称为“大东门当铺”。

寺库:中国最早的典当行 综合 第4张

成都华茂典当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当年的华茂典当服务商行。

寺库:中国最早的典当行 综合 第5张

丰子恺《高柜台》漫画。

常言说,“要想富,开当铺。”

典当,主要是以财物作为质押或抵押,而有偿有期借贷融资的民间金融商业经营机构。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金融行业,也是现代银行业的雏形和源头。

司马相如当皮衣是最早的典当故事

作为一种零星行为和社会现象,中国典当产生于封建社会初期,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后汉书》的描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甘陵相刘虞奉命攻打幽州,与部将公孙瓒发生矛盾。刘虞原打算把受赏的财产“典当”给外族,却被公孙瓒劫掠。这是我国史料中将“典当”二字连用的第一次。它表明,典当在中国至迟兴起于汉是可能的。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西京杂记》(东晋葛洪撰,托名汉刘歆撰)里描写西汉才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回到成都后,过得很贫穷,心情很不好。起初,为了借酒浇愁,司马相如把身上穿的名贵皮裘典当后,到酒肆中换酒,回家与卓文君欢饮。然而喝完酒后,卓文君却抱着司马相如的脖子哭着说:“我一生生活富足,今天却沦落到用身上穿的皮衣换酒喝的地步啊!”这使夫妻二人十分震动,于是便开始筹集资金准备自立。最后他们开了一家酒馆,妇唱夫随,这就是后来“文君当垆”的故事。

然而,由于史料匮乏,除了《后汉书》和《西京杂记》的零星披露外,我们对两汉时期的典当情况掌握并不多。

南北朝佛寺中的“寺库”是最早的当铺

南北朝典当业是中国典当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南北朝时期,佛教势力极大,天下遍布佛寺,寺院经济也空前发达。唐代诗人杜牧有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寺院经济运行过程中,寺院安排一些僧人专职或兼职从事典当活动,将多余的钱对外放贷积累寺院财富,于是典当业开始萌芽。佛教寺院成为中国典当业的发祥地。当时典当只有僧办典当一种模式,且没有脱离寺院经济而独立。

《南史》提到过,南朝人甄彬曾将一束苎麻在长沙寺典当,当他再到寺库去赎当的时候,发现那束麻里多了个手巾包,打开手巾包,里面竟然还裹着五两金子。甄彬把那五两金子又送还了寺库。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在当时传为佳话。据南北朝的史料记载,提到的典当物有衣物、黄牛、书籍、粮米、佩剑等等。

当时的典当机构还没有自己的专业名称和经营场所,设立于寺院仓库之中,故统称为“寺库”,这恐怕是我国典当机构最早的名称了。

《清明上河图》最左端店招是当铺

唐代典当业是我国典当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唐代开始出现多种产权性质的典当,即僧办典当、民办典当和官办典当。民办典当指地主商人涉足,而官办典当则又有官僚自营和政府投资两种。唐代典当无论其产权性质如何,典当机构的名称都已经专业化了,统称为“质库”。

据近年来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部分质库账历记载,当时的民营当铺放款额往往少得可怜,当户的资金需求量也不大,当期也非常短。而官办典当中的皇亲国戚、高官显宦就大不相同了。据《旧唐书》记载,曾横行唐天下数十年的太平公主,依仗其母武则天、其父唐高宗之威,不但横征暴敛,而且热衷经商之利。她在家中开设质库,“财货山积”。

宋代典当业是唐代典当业的继承和发展,但亦有其新变化。

比如,粮食典当有了很大发展。粮商出于资金融通的目的,在粮食收获之际,谷价低贱之时,将所购粮食典当到质库,然后用所得当金再去收购更多的粮食,循环往复,随当随收,收进又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充裕了自身财力,扩大了营运规模,既可免去粮商筹措资金之苦,又可使其不受置仓储粮之累。

此时民办典当机构的名称除了质库外,通常还叫做解库、解典铺等。据说:“江北人谓以物质钱为解库,江南人谓为质库。”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最左端有一店招,上有一“解”字,就是解库的店招。

清代嘉庆年间典当业达到鼎盛期

元末明初,僧办典当急剧减少,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主要是民办典当。

明代典当业大规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官僚投资超过以往各朝。尽管明初政府就有规定:“凡公侯内外文武四品以上官,不得放债”,严禁权贵经营高利贷。但禁者自禁,违者照干不误。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宦官权臣贪污成风,刘瑾、严嵩皆属富可敌国,他们均以典当作为营运自己手中黑钱的主要方式。

在明代,由于徽州帮典当商势力较大,于是当时按照徽州风俗所通称一般富翁的“朝奉”,逐渐就演变成了徽州帮典当商的代称。由于徽州帮典当商向全国各地的发展扩张,“朝奉”又逐渐变成了各地典当业经理人的通称。这种称谓,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北京等地的典当业仍然沿用着。

清代出现了皇当,是指皇帝或皇室拥有和出资开设的典当,乃清廷独创,为历朝所仅见。清代皇当盛行于雍正、乾隆两朝。雍正皇帝是皇当的最初倡导者,他曾多次拨出专款派人开设当铺。

据不完全统计,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全国当铺数量增加到23139家,创下中国典当发展史上的最高纪录。

清末民初,尽管当铺的业务范围有所扩大,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典当业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走上下坡路,逐渐衰落起来。这种局面,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更是愈演愈烈。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取消典当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的彻底结束。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旧式典当并没有马上被铲除,仍然存在了一段时间。

1956年初,中国的旧式典当行业完全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在一些城市,当铺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分支行领导下的专门办理小额质押贷款的独立经营机构——小额质押贷款处。

但此时的小贷处仍有当铺的影子,基本上沿用典当模式运作,故实际上是旧式典当业的一种转型或改造。在天津,这样的小贷处在1959年就被撤销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海、常州等地仅剩的小贷处也都被命令关闭。从此,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上完全没有了典当行的影子。

1987年末成都率先恢复典当商行

斗转星移,沧桑变化。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典当业也重新复苏了。

1987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开办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典当行——成都市华茂典当服务商行,率先恢复了古老的典当业。

1987年9月,《经济参考报》摘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当铺”在东京香火旺盛》,介绍了日本东京当铺的经营情况。这则短消息令成都市华茂金属丝网公司正副经理黄福玉女士和赵克强先生深受触动,他们随即萌生了创办一家当铺的念头。同年11月3日,他们在《参考消息》报上又读到了另一篇文章《莫斯科的当铺》,得知当时的苏联也有国有典当行,就更坚定了他们创办当铺的念头,并在11月10日以企业的名义草拟了一份报告——《关于开设“典当商店”的构想》,决心投身典当业。

成都市有关部门对此很重视,国家体改委有关负责人对此也表示了赞赏和支持。于是,仅仅40多天后,华茂典当服务商行便领取了正式营业执照。新闻界对此的反应也很快,《经济参考报》抢先发了消息,同一天,中新社也向海外播发。此后,全国有60多家新闻媒体以此做了报道。

1988年2月9日,温州市金城典当行正式开业,这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二家典当行。由于温州经济更加活跃,其典当业务十分红火,很快就超过了成都华茂。

这个头一带,好比提起一道泄洪的闸门,兴办典当行的潮流不久就遍及全国。

释疑解惑

当铺柜台为什么那么高

1922年冬,鲁迅在为其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作的自序中回忆道: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典当业独特的高大柜台之制始于何时已难考究。据说,柜台高的原因是怕顾客情急殴斗。由于柜台高,故在柜内设有踏板,高约40厘米至60厘米。这样,就在形式上把营业员摆在比顾客高人一等的地位了。清末民初典当的一般设施,通常是在大门之内陈列一扇巨大屏风,或是在大门之外建一堵巨大的“影壁墙”,用意都是一样的,既可遮挡当铺内部情况,又方便顾客闪身进入店内不会被熟人碰见而难为情。其次,进得门来迎面就是一排一人多高的高大柜台,柜台上镶满栅栏,“朝奉”居高临下地同当户交易。

至于当铺最核心的库房设施通常都设在楼上。库房里,除了保存金银首饰细软当物的保险柜外,主要就是一排排的货架了。分作若干层的货架都排着号码,井然有序。在过去,出于安全的考虑,当铺通常都严格控制伙计随意离店,必须在店内集中食宿,因而,其他必备的设施就是宿舍和伙房了。

行有行规

旧时当铺的规矩

按旧时当铺的行业规制,写当票时,无论所当物品质量新旧,一律冠以破旧字样。比如一般衣服每每冠以“虫吃鼠咬”字样,完整无缺的皮袄,也要写成“光板无毛”,目的是预防万一在存储期间有所蚀损,可以搪塞当户争执。

旧时北京郭全宝有段著名的传统相声叫《当行论》,说的正是这一情况。

甲:我一想,两块就两块吧,少当少赎,还少花利钱呢。我说:“您给写吧,我当了。”他拿起我的皮袄先褒贬。哎!听说这也是他们这行的规矩,新绸子也说旧的,新大褂也告诉你是旧布。他这一褒贬的。

乙:怎么褒贬的?

甲:拿起皮袄来先喊:“写!老羊皮袄一件……”我一听,不对呀,我爸爸那件袄是羔二毛剪茬儿呀,得咧,老羊就老羊,反正赎的时候得给我这件东西。他往下一褒贬可难啦。“老羊皮袄一件,虫吃鼠咬,缺襟短袖,少纽无扣,没底襟儿,没下摆,没领子,没袖头儿!”我说:“拿回吧,我赎出尿布啦!”

故事一则

当铺里的欺诈和智谋

据说,旧时上海有一位年逾六旬的当铺老掌柜,先后带过上百徒弟,同行都尊称他为老前辈,每逢遇到求当珠宝而真伪难辨时,都来向他请教。一天,有人持一颗冬珠求当。老前辈仔细把玩这颗冬珠,果然是难得真品。来人坚持要五百元质价,老前辈只肯给到四百。最后,来人说他可以另取20颗小珠凑到五百之数。老前辈表示同意。不久,来人回来先把冬珠交给老掌柜,然后取出一盒50颗小珍珠让老掌柜从中挑选20颗。买卖成交后,老掌柜把大小珍珠收到首饰房,再重新审视时,发现那颗“冬珠”竟是赝品,不禁大惊失色。再仔细回想,一时顿悟:那当客先拿来的冬珠的确是真的,只是借老掌柜聚精会神挑选小珠之际,巧妙地以假珠调换去了。

老掌柜经此一骗,感觉无颜再操此业,于是向典东请求辞职还乡。老掌柜临行前一天,下帖遍邀同行至大餐馆设宴话别。席间,老掌柜拿出那颗假冬珠给众人传看,说明辞职缘由,并当着大家的面用铁锤将假珠击碎。

第二天,有人持当票来赎取冬珠,店员一看正是老掌柜砸碎的那笔生意,正在不知所措之时,老掌柜却不动声色从里屋走出,取来当初的那颗假珠还给当客。赎者持假珠端详再三,默无一语怏怏而去。原来,老掌柜所毁是另一颗与之相似的假珠,目的是为制造假象和舆论,以诱使骗子重来持票敲诈。结果骗子果然中了圈套自食其果。

海外逸事

没有典当就没有哥伦布探险

据现有史料记载,国外很早就有了典当的事情。《旧约全书》上说:“你即或拿邻居的衣服做当头,必在日落以先归还他。”“你借给邻居,不管是什么,不可进他家拿他的当头。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贷的人把当头拿出来交给你。”此处“当头”,即指用于典当的担保物品。这是早于公元前4世纪的事,发生于犹太人范围内,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

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建议西航,但国王认为耗资巨大不予批准。1486年,哥伦布又向西班牙国王呈交计划,王室同样以经费匮乏加以拒绝。直到1492年初,与国王共同治理国家的西班牙女王伊萨伯拉表示,她情愿典当自己的首饰和珠宝作为哥伦布探险筹资的一部分,这才最终促成了哥伦布在人类历史上的这一伟大壮举。于是后人评价道,没有典当就没有哥伦布探险,也就没有美国。

最新数据

北京典当行现有211家

据北京典当行业协会会长郭金山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211家典当行,注册股本金额近40亿元,其中约有70%-80%的资金用于中小企业经营。

目前,典当行真正的内涵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典当行,而是“小银行”、“贷款公司”。在房产、车辆、黄铂金、个人股票质押贷款、债券质押贷款等业务中,房产典当占据半壁江山。据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典当业实现典当总额1180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动产典当业务占比25%,房地产典当业务占比53%。(来源丨北京日报)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10762.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北京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