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WEMONEY盘点了过去一年新金融领域的十大“典型坑”:互金违法广告、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捆绑销售、教育分期套路贷、二维码盗刷、ICO骗局……
2018年“3·15”,是第36个消费者权益日。对新金融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让消费者关心、企业揪心的日子。
近年来,新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风险事件频发,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在此背景下,凤凰网WEMONEY盘点了过去一年新金融领域的十大“典型坑”:互金违法广告、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捆绑销售、教育分期套路贷、二维码盗刷、ICO骗局……
互金“照妖镜”已亮出,看看你是否踩过这些“坑”,又该如何从这个“坑”里爬出来?
1、“造梦工厂”钱宝网 又一个庞氏骗局?
自称有2亿会员,交易金额超500亿元的钱宝网骗局在2017年年末彻底崩塌。2017年12月27日,钱宝网创始人张小雷投案自首,上海总部人去楼空。此前,钱宝网利用互联网非法吸储、非法融资,通过给用户发布空头任务(如观看广告、填写问卷、试玩游戏等等),用户从中可获得年收益率达50%的高额回报。
钱宝网骗局并非有多高明,无非就是利用本金与利息的博弈,用新用户的保证金(本金)去填老用户的高额回报(利息)的窟窿。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正式提现前,所谓的用户收益仅是一串虚拟的数字。
2、互金违法广告的“浮夸虚构病”该治治了
2018年2月26日,山东省工商局公布了2017年度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互联网金融企业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因虚构“信贷服务中心”被罚3万元。而此前的2017年12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亮“红牌”,捞财宝、长天金服、莆商贷三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因违法广告被点名,分别被罚款60万元、72.83万元、3万元。
为了互金行业的健康发展,监管对待违规处理那是“稳准狠”!对于互金违法广告更是“对症下药”,绝不手软,该罚款罚款,该公示公示。也欢迎广大消费者对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现金贷“屠宰场”?借钱4万 赔上一套房
4万元怎么和一套房子划上等号?上海许女士曾向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款4万元,经过“阴阳欠条”、“平账”等一系列运作,欠款额飙升到了150万。最后“小额贷款公司”将她告上法庭,许女士的房子也被查封。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高利润、低门槛、大市场”的现金贷,也引众多互金机构布局,其中不乏趣店、拍拍贷、和信贷等企业。
监管对“现金贷”整治拉开序幕,平台寻求转型求生是关键。不过,不管是有场景的汽车金融,还是贷款超市,市场空间均有限,现金贷平台的“暴利时代”结束,能转型成功的有几家?我们拭目以待。
4、携程、飞猪等在线平台搭售保险这个“便车”用户不买单
2017年,在线差旅平台的捆绑搭售事件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众多媒体报道并对携程、途牛、马蜂窝、同程、飞猪、去哪儿网等国内知名在线差旅平台进行评测,发现各平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搭售现象。2017年10月,女明星韩雪更是在微博上直指自己被携程套路,认为后者应诚实面对捆绑销售的问题,并向公众致歉。目前,各平台“搭便车”卖保险的行为已有改善,也不再默认勾选附加产品。
“旅游+保险”看似天生一对,但是平台不做任何提醒、偷偷捆绑销售,消费者可不能答应!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把正常的市场策略变成“强制搭售”行为。
5、金联集团老板奇葩跑路:“我要离开了,如何处置听人民政府的”
“因本人工作不力,致近期多项大额融资计划失败,本人决定放弃……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我离开了公司还在,如何处置还是听由人民政府和人民公安的吧。”2017年12月,金联集团董事长吕尚简上演奇葩“跑路”事件。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其在2018年1月被苏州市公安机关批捕归案。据投资人所述,截至吕尚简跑路,金联集团未兑付资金近3亿元,受害者遍及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以及广东省广州市,约有600余人。
见过跑路的,没见过这么“堂而皇之”跑路的!对于网贷跑路事件,投资人需要积极搜集相关证据,协助警方立案,同时也要理性维权。
6、教育分期套路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免费”的高校讲座上人头攒动,资深“讲师”三尺讲台侃侃而谈,背后却着一系列套路。2017年5月,广州警方侦破一宗涉及广州多所高校学生被骗的合同诈骗案,人数达400余人。经查,涉案公司口头承诺可介绍就业岗位、利用假期兼职赚取还贷费用、不满意培训可申请退费等,诱骗学生签订意向申请书、教育分期贷款协议、教育分期还款计划等系列合同,还通过签订《指示交付确认书》的形式,由该公司直接收取贷款公司的放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不要被某些应聘单位、培训机构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对于合同要仔细查看,慎重签字,不要入“被贷款”的“坑”。
7、“互联网购物全返”平台风险突出 0元购物、大比例返现不可信
“7号网”平台宣称“购物不用钱”,通过制定“返利率”,将消费金额全部返还;“利利购商城”平台宣称“零成本购物”,但用户首先需要预存商品价格数倍、甚至十倍的预存款,如市场价3000元的IPAD,预存15000元3个月即可免费获得,对于用户相当于获得80%实际年化收益;“零零购”平台的商品价格普遍较高,其中一款不知名的白酒产品甚至标价6999元。
“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话说了无数遍,可“0元购物”依旧大火,这也体现出了人性的贪婪。事实上,返利周期较长、盈利模式不可持续才是这些“0元购物”背后的逻辑,投资者不能被广告宣传所蒙蔽。
8、爱心变伤心 “同一天生日”公益募捐遭质疑
2017年12月,“同一天出生的你”的公益募捐活动刷屏朋友圈,引发不少爱心人士捐款和转发。通过输入自己的生日信息,系统会出现一位与自己同一天生日的贫困儿童。此时,网页会鼓励网友向这位山区小朋友捐款一元。该创意众筹的形式,引发了不少人参与。但随后,有人质疑该活动涉嫌诈捐。有网友发现,这些小朋友的资料互相矛盾,有的生日日期不存在,有的生日有好几个,甚至大多数小朋友的理想都一模一样。
打开朋友圈,时不时会被一个个公益募捐刷屏。从罗尔事件,到“一元购画”,再到“同一天出生的你”,越来越多公益活动被搬到线上。但网络公益募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谨慎对待。
9、999元买最贵午餐 二维码盗刷谁该买单?
2017年3月,吴先生在某网站预订了一份外卖。几分钟后,一名自称是餐厅服务员的男子通过电话联系了吴先生并表示,因为操作失误,给吴先生多做了一份所订餐品,多做的这份可以低价5元卖给吴先生,否则自己需交三十多元全价赔偿。吴先生心生怜悯便同意低价购买,并按该男子要求进行付款码支付。然而付款码刚给出去,吴先生就发现自己的支付账户被人划走999元。
扫码虽然方便,一不留神可有风险!消费者通过“扫扫扫”便捷购物的同时,还要对来源可疑的二维码进行辨别,更不要以任何形式向他人发送自己手机上的支付码。
10、ICO“骗局”:虚假宣传、伪造项目支持者、暗箱操作……
2018年2月,在境外交易所ICO(代币首次发行)的项目Arts 因代币破发,未能兑现向投资人承诺的可以登陆主流交易所的承诺,被投资人联合举报涉嫌诈骗并要求退币。投资人细数了Arts背后的“罪状”:虚假宣传、虚设项目、伪造项目支持者、暗箱操作……比虚设项目更具戏剧性的是,在Arts上市破发后,Arts团队内部还上演了一场关于“退币”的内讧争斗。此外,投资人还将项目联合创始人蒋杰扭送至北京金融局信访办公室。
从前期宣传到群发私募,再到正式登陆交易所公开交易,很多ICO项目都是一场“空手套白狼”的诈骗,这其中最惨的是被收割的“韭菜”。 对于各类“数字货币”交易,投资者在还没弄明白时,切勿轻易入局。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凤凰网WEMONEY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